翻翻书堆,看见这本村上春树的旧著,还是忍不住拿来看了。尤其最近想出一本纪念80年代的书,此书更翻得名正言顺,不亦乐乎。 原来这不是村上回忆80年代,而是他在80年代写的专栏。每个月,《运动画刊》会提借他一堆美国杂志,老爷(Esquire),纽约客(New Yorker),生活(Life),时人(People),滚石(Rolling Stone)等等。他翻阅之后,就他看到的某个题材,每一个月写一篇文章。天下竟然有此等好事,难怪村上春树说“说老实说,的确是写得很愉快”。 80年代的确是杂志的黄金时代,村上春树说的这些杂志,我几乎都读过,尤其读得多的是滚石杂志,在别的更前卫(标榜更不商业)的杂志出现以前,这是我们的音乐圣经和买卡带指南。 新的世代看的另一些杂志吧?有些老牌杂志已经少见了,例如安迪华荷出版的Interview杂志,当年读了不少,如今几乎不见踪影。后来英国也出现过一些蛮不错的影视文化杂志,例如20/20早已停刊了。 村上春树(图片来源:http://i3.sinaimg.cn/) 村上春树当年写的专栏,时隔三十多年再重新阅读,一一都充满“时间的味道”。例如第一篇他写1951年出版的《麦田捕手》30年纪念,哎,转眼又30年过去了。写比利乔(Billy Joel)年薪120万美金(他的生日刚过不到一个星期。)当年已是极高的收入。他说怀旧歌手Wayne Newton的年薪1000万,比保罗纽曼的249万高出许多。名气与收入不成正比。这我当年也有耳闻,记得有一回发现《花生漫画》舒尔兹,乡村歌手桃梨巴顿的收入,其实都高过摇滚歌手当时得令的“波士”布鲁士史宾汀。 其实回头读这本书,是有点故作感慨,看看,他写凯伦卡本特离婚,再后来终于不得不写她的死亡。还有写那纽约的爵士酒巴,也尽是大师们还未成其魂灵的时候。他还写史蒂芬金与约翰卡本特,写阿诺,MJ,洛基,《苏菲的抉择》,原来80年代还不是一般评论那么“无趣”的,给村上春树淡淡说起来,闲话家常,活色生香。
|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