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吉打州诞生的名人当中,最为人所知的是已故的国父——东姑•阿都•拉曼(Tunku Abdul Rahman,1903-1990)及前首相敦马哈迪•莫哈末(Mahathir Mohamad,1925-)。 打小开始学习马来西亚历史便知,东姑•阿都•拉曼乃带领马来亚走向独立的伟大人物,也是马来西亚第一任首相。 马来西亚著名企业家郭鹤年在其回忆录中表示,东姑•阿都•拉曼是一位公平、爱国爱民的领袖。为了纪念他,国内有许多地点、学校或机构都使用了他的名字,如拉曼大学、博特拉大学、布特拉世界贸易中心、东姑阿都拉曼国家公园、马来西亚工艺大学等。 名人故居走一回 在亚罗士打亚纳武吉河(Sungai Anak Bukit)附近的默迪卡屋(Rumah Merdeka),曾是国父于1955年、1959年、1964年和1969年为大选作准备的战略中心,如今已成为游客的观光景点。屋内展示了国父喜欢的书籍、家具、乐器等,让人借此了解他的家庭和历史。 马哈迪故居(Rumah Kelahiran Mahathir)也是到访吉打的历史景点之一。马哈迪出生于此,并在这里度过了童年。在国家档案局接管后,这间木屋成了纪念博物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馆内不仅展示了马哈迪的家庭与生活照,还有他骑过的脚踏车。除了展示马哈迪早期的生活,纪念馆也展示了传统马来人居所的典型设计。 默迪卡屋 马哈迪故居 了解稻米种植历史提及稻米,总会忆起唐诗《悯农》的“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以及位于国境之北的米仓吉打。吉打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州属,其稻米产量可提供全国44%需求。随着稻米的生长季节,大片的稻田会呈现出不同的景观——无论是绿油油的萌芽期、金黄色的稻穗成熟期,或收成之后的棕色调,都别具一番风味,成为该州的旅游特色之一。 为了向吉打州的水稻种植历史、文化和重要意义,以及为水稻种植业付出血汗的稻农们致敬,让民众更加了解稻米的种植和知识,该州于2004年建立了稻米博物馆(Kedah Paddy Museum)。这是马来西亚首家稻米博物馆,也使马国成为继日本、德国和菲律宾后,全球第4 个设立稻米博物馆的国家。 博物馆占地12,000平方米,楼高3层。1楼展示了吉打州水稻种植史,以及历代使用的工具;2楼展示的是稻米种类、历史小知识,也播放相关纪录片;3楼是360°无死角的旋转观景台,在此可一览从2楼延伸而上,高8米、宽103米,由60名朝鲜画家所绘的稻田风光壁画。走出博物馆,对面刚好是一整片稻田。在不同的时节前来参观,还可见到不同的稻田实景。 此外,距离博物馆不远的象屿山(Gunung Keriang)是一座拥有25,000万年历史的石灰岩山,此地产水晶,当地居民会在此挖水晶,并售卖给游客。据说,象屿山的水晶属于活性,游客将水晶买回去后,用水养殖,水晶会继续生长。 吉打州稻米博物馆 文字:方肯、洪慧玲 图片:Flickr、马来西亚旅游促进局等 |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