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史记.天官书》里提到「立春日,四时之始也」,表示立春是一年的开始。 二十四节气起源于黄河流域,它以黄河流域的天文物候为依据。战国后期成书的《吕氏春秋》中就有了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这8个节气名称。到秦汉年间,二十四节气已经完全确立,汉武帝时制定的《太初历》正式把二十四节气编入历法。
立春不仅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而且还是一个重要的节日。自秦代以来,中国就一直以立春作为春季的开始。立春是从天文上来划分的,而在自然界、在人们的心目中,春是温暖,鸟语花香;春是生长,耕耘播种。 立春──迎接春的节日 古时立春这一天也称为「春节」,宋 文天祥 《狱中》诗中有云:「春节前三日,江乡正小年」 ,这里的「春节」就是指立春。而现在所谓的「春节」其实古称为「元旦」。比如宋代吴自牧《梦粱录》说:「正月朔日,谓之元旦,俗呼为新年。一岁节序,此为之首。」 立春之日迎春已有三千多年历史。《礼记·月令》记载,立春日,东郊迎春气。周天子在立春之前三天斋戒,立春之日,天子亲率三公、九卿、诸侯大夫,到东郊迎春。 据说,天子到东郊迎春,是因为春神——句芒神居住在东方。句芒神,即草木神和生命神。句芒的形象是人面鸟身,执规矩,主春事。天子回宫后要赏赐群臣,施惠兆民。 《事物纪原》记载:「周公始制立春土牛,盖出土牛以示农耕早晚。」后世历代君王都要在这一天举行鞭春之礼,意在鼓励农耕,发展生产。 汉朝继承周制,在立春日,皇帝率大臣到东郊迎接春气,祭祀青帝(为春之神及百花之神,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五方天帝之一,掌管天下的东方)。这天,人们穿青色的衣服,唱《青阳》之歌,舞《云翘》之舞。 宋朝开始有鞭春习俗,当时北宋开封府,在立春前一天,「进春牛入禁中鞭春」。 明代北京地方官员立春前一天,要在东直门外春场举行盛大的迎春、鞭春仪式。官员一律著红色衣服,簪花迎春,将春牛由春场迎入府内。 清代立春日,有「进春」仪式,各省会府州县卫「遵制鞭春」。据《燕京岁时记》中记载:「立春先一日,顺天府官员,在东直门外一里春场迎春。立春日,礼部呈进春山宝座,顺天府呈进春牛图,礼毕回署,引春牛而击之,曰打春。」清人所著的《清嘉录》则指,立春祀神祭祖的典仪,虽然比不上正月初一的岁朝,但要高于冬至的规模。 民俗学教授萧放在其《二十四节气与民俗》中介绍说,民国之前,各地仍有「打春牛」的习俗。人们用泥土做成春牛,涂上五彩,还要做一个芒神。在立春这天,由县令在衙门内主持鞭春仪式。县令用彩鞭鞭碎春牛,众人争抢「牛肉」(即土块)带回家,说是今年就会有好收成。 民间在立春前后要张贴春牛图。春牛图是年画的一种,有一儿童装扮的芒神,手持柳条,或立牛侧,或随牛后,或骑牛背。陕西的春牛图有天下大吉、天下太平的字样。
春季,东风徐来,大地回暖,阳气上升,春季的时令信仰围绕著助阳迎春展开。立春为四季之首,是生命春天降临的标志,民谚云:「立春阳气生,草木发新根」,是农事耕种启动的重要时令。在立春节气,古代有迎春、鞭春、进春、唱春、拜春、尝春等官方与民间的仪式活动。 立春之花信风 「风有信,花不误,岁岁如此,永不相负。」「二十四番花信风」是中国人特有的花事时间,花信从大寒梅花开始,一节三候,一候一花,直到谷雨牡丹花结束,共有二十四番花信。伴随花信的风也逐渐由北风变成了东风,冰雪的世界也就变为烂漫的原野。 俗话说:「花木管时令,鸟鸣报农时」,自然界的花草树木、飞禽走兽,都是按照一定的季节时令而活动的,其活动与气候变化息息相关。因此,它们的各种活动便成了季节的标志,如植物的萌芽、发叶、开花、结果、叶黄和叶落;动物的蛰眠、复苏、始鸣、繁育、迁徙等,都与气候变化相关,人们把大自然的这些节律现象叫做物候。 两千多年前,华夏祖先观察自然的变化,发明了「二十四节气」和「七十二候」。五天为一候,三候为一节气。 立春的三候分别为:「一候东风解冻,二候蛰虫始振,三候鱼陟负冰」,每候都有某种花卉绽蕾开放。立春三候对应的花信分别为「一候迎春,二候樱桃,三候望春」。 迎春花,因其在百花之中开花最早,开花后即迎来百花齐放的春天而得名。迎春花与梅花、水仙和山茶花统称为「雪中四友」。 「二十四番花信风」不仅反映了花开与时令的自然现象,更重要的是可以利用这种现象来掌握农时、安排农事。在民间有许多民谚是反映物候的,如:「桃花开、燕子来,准备谷种下田畦」、「布谷布谷,种禾割麦」等。 责任编辑:方沛 文章来源:大纪元 |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