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新年近在眉睫,游子归心似箭。无论乘搭长途巴士、电动双规火车(ETS)还是飞机都需预先买票,否则迟了就一票难求。即使机票价格暴涨(从吉隆坡返往北马城市票价何止翻倍?新加披往返怡保机票平日才300多令吉,新年期间却飙升15倍至4500令吉);即使在火车提前开票当天及时抢票(也未必如愿以偿);即使开车回乡会遇上大堵车(小则多一两个小时,大则堵上9-10个小时);即使搭长巴太耗时(遇上堵车另计......),游子还是会不惜代价,不辞劳苦的“回家”。
当然,为了省下不必要浪费的时间,惟有“用钱买时间”,花上比平时更多的钱买机票飞回家。但碍于假期有限,就算年假够多,公司也未必允许员工告一段很长的假。对一般打工族来说,碰上长周末的话,新年能休息一个星期,已是难得的“悠长假期”。即便如此,再长的假期也觉得不够,年也总有过完的时候,毕竟有些人一年才难得回一次家,但残忍的现实是,离家的日子早已等在归家的那一天。 “回家的日子再长都不够”这样的处境,打从10年前离乡背井至今,感受不变。以前在电视台工作时,同事们每年轮流放假,当有一组人可以回家过年时,也意味着另一组人必须镇守大本营,为广大的群众带来最即时的新闻。同事们“同是天涯沦落人”,除夕夜大多相约一起吃团圆饭,一起吃“开工大餐”,一起等待年初三回来接棒的同事。所以每隔一年,我的新年从年初三才开始。或许因为这样,特别珍惜能够回家过年,与家人团聚的日子,也好像渐渐懂得,新年于我更深层的意义。 打从数年前开始,因为新年无法休长假,所以习惯过年前先回老家一趟,帮忙打扫也好,办年货也好,其实图的就是一家人一起准备迎接新年的氛围。虽然不知道在超级市场大减价的效应下,是否真能省下一点钱,但挤在人潮拥堵的超市里,推着购物车抢购一车的年货,虽然大家“分头行事”,但在此刻的空气中仿佛刻画出“一家人该有的样子”,满满的购物车,花的是开心钱,是一种简单的日常,也何尝不是最实在的幸福? 今年也不例外,我又提前回家一次,满满的行李箱,装的都是家人的新衣。 记得小时候跟母亲去巴刹,当她走到衣摊看中某件衣服时,总会要我们帮忙挑选。我和弟弟经常意见一致,最后看著母亲心满意足的付钱,带走我们为她选的新衣裳。后来,离乡背井了,偶尔还会陪她上巴刹,但能够帮她选衣服的机会变得少之又少。这“伟大的使命”最后落在父亲肩上。再后来,我会在新年前给她买一两件新衣,再带回家给她,所幸品味与尺寸都合她意,我又看见了她心满意足的笑容。 今年,已是没有母亲在身边的第六个新年,但忘了什么时候开始,我已培养了为家人添购新衣的习惯,从两老扩大到一家大小。买给长辈的,不能太花俏又要符合心意,毕竟长辈接受度一般不高;买给弟弟、弟媳与小侄儿的,讲究品味和眼光,平时少一点观察,少一点了解都“难成大事”。幸好失败的例子不多,唯独父亲大人的不是大了一点点,就是小得太合身...... 父亲因为年纪越来越大,个子与高度似乎逐年“缩水”,适合他的小尺码衣服不容易找,所以很多时候只能“随缘搏一把”。前年好不容易买到一件浅黄色唐装衬衫给父亲,合身得很!但他突然蹦出晴天霹雳的一句:「生肖和龙相冲,不能穿有龙图案的衣服...... 」父亲的部分,挑战比较大,年年再接再厉,呵呵。 姑姑们应该都蛮欢喜,其中一个姑姑一年下来看过她穿了好几次;另一个满脸笑容地跟我说谢谢;而年纪最大的姑姑呢,曾在大年初一换上新衣后,笑得跟孩子似的,告诉到访的亲戚,那是我给她买的新衣。尽管她老人家三年前已经走了,但她当时的灿烂笑容早已深烙于心,至今历历在目。 于我而言,衣物是除了拥抱以外,最能直接感受温度的贴身物品。花一点点心思,换一家人的欢笑,何乐不为?
|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