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大半年来,忙着制作一个以籍贯文化为主题的新节目,叫《籍宝乡》。投入这节目很忙很累,但也无限感慨。我们到全国各地,到籍贯原乡采集不同籍贯的故事,有时候来得及,有时候来不及。 马来西亚大概是全球其中一个籍贯文化色彩最浓厚的国家,但是这籍贯色彩慢慢消失。我是海南人,小时候偶尔听到母亲、外婆说海南话,但生活在一个到处说福建话的地方,海南话慢慢不会说了,说的是福建话。后来到吉隆坡工作,从小看香港电影,听广东歌,也学会了一些广东话。 但后来慢慢都不说方言了。读书的时候,学校说方言要罚款,于是说方言成为了禁忌。现在想起来,还真荒谬。家里不说,因为说方言似乎不是件 “进步” 的事情,长辈和小孩说话都用华语或英文了,这才是跟得上时代的脚步。现在想起来,只有可惜。 还记得,小时候和外婆还是用简单的海南话聊天,后来慢慢不会说海南话,外婆关怀依旧,但婆孙是却难沟通。外婆去世前,想好好聊天却也来不及了。来不及的事,来得及的事情,在拍摄和制作过程中其实一直发生。 当年祖籍原乡生活困苦,先辈纷纷下南洋,也形成了马来西亚独特的籍贯文化。无论是各籍贯习俗、方言和美食都曾是许多老一代的乡愁。 我们去年五月独家访问了丹斯里杨忠礼,听他对于其祖籍原乡:金门,娓娓道来他的故事。也许你难以想象,他对金门有如此深厚的感情,说起当年他第一次回到金门,抱着亲人痛哭的情景;说起儿子到金门亲吻土地的感动;还有金门人对于番薯的情意结,他喜欢吃的美食,金门的点点滴滴,说得那么真情流露。 去年年尾传出丹斯里去世的消息,非常震惊也百感交集。我们终究来得及记录了杨忠礼先生对于金马如此真挚情感的故事,也对于他的去世感到非常可惜。
也记得我们采访一个年轻舞台剧演员,她因为参与了一部以方言演出的歌舞剧《四籍家话》,从新接触了她的籍贯方言:福建话;在参演的时候,她爸爸病重,她怀念爸爸的一切,用手机录音机录下了爸爸说的福建话。最终爸爸去世了,但那录下的乡音成为她和家人思念爸爸的慰藉。 我们有来得及访的,也有遗憾来不及访的,还好这片土地还有一些人,捍卫籍贯文化,收集乡音。 这个国土有着多元化的籍贯文化,但它却也在慢慢凋零和消失。许多人知道自己的籍贯,却往往说不出自己的祖籍地,或者从亲人的墓碑上发现自己的祖籍地在那里? 《籍宝乡》拍摄完毕后,却也感觉到制作这节目的意义。 珍惜方言,珍惜籍贯文化和身份,它会是亲情之中,两代之间,珍贵的遗产,美好的桥梁。也许你开始忘了如何说方言,但现在开始记得也还来得及。 多说方言,拾回乐趣吧!我们的籍贯文化断不断层,现在是关键时刻,相信一切还来得及。 |
daimon 发表于 12-1-2018 12:36 PM
我也不知道为什么那么多人说华语了
年轻父母自己就说方言,然后和孩子说华语
以后的孩子就少会了几种语言了~
AOA 发表于 12-1-2018 02:59 PM
请问你是住哪一区呢? 其实我觉得大家都会说华语的原因应该是为了方便沟通吧 举个例子 一位是说说福建话的 而另一位是说广东话的 而他们都不会说对方的方言 那么华语将会成为大家的共同交流语言了
Fishtankfish 发表于 29-5-2019 09:08 PM
我是台山人
有没有人和我一样
daimon 发表于 12-1-2018 03:35 PM
我住吉隆坡的
以前出去大家的语言就是广东话,但是现在慢慢大家都说华语了
但是我明白很多外州人来读书所以慢慢说华语,那个是可以理解的
只是我不明白很多身边的父母,尤其是年轻父母,老婆老公就说方言 ...
ongtk 发表于 6-6-2019 12:37 PM
一大把,但只会广州话而已。
Fishtankfish 发表于 8-6-2019 03:14 PM
奇怪的是我是台山人
说的却是 新宁话
ongtk 发表于 8-6-2019 05:23 PM
台山和新宁里面都有分派
Fishtankfish 发表于 9-6-2019 04:26 PM
你知道真多
但我不知道这些 哈哈
现在还跟家人说着新宁话呢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