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查看: 750|回复: 5

“拼音”输入法葬送汉字文化,问题的症结在那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6-6-2020 03:0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lunglung 于 24-6-2020 12:26 PM 编辑

(註:本博文作者是大陸人,教師,所說情況是大陸實地所見所察,發出沉痛呼籲,鏗鏘有聲。類似同樣見地的大陸人,正逐漸多起來,希望住在中華母體的人能有更多人醒悟,導正五四時代全盤西化、反傳統的文化後遺症,尤其是搞出簡化字、漢拼的文字改革(廢漢字改用挨屄吸字母拼漢語音作文字——拉丁化中文),語文一切以語言(音)爲主把文字(形)降格成音符。把文字視作音符、不具意義,成爲漢字識字教育的基調、潛意識,纔是三伺(3C,今日之三電)打字用音碼(漢拼、注音)猖獗的始因。音符祗適於作爲學習共同語的輔助,但不適於用來學字打字。何以要叫漢【語】拼音,爲何【字】不見了?漢語拼音本是拼寫漢語之音的音符字,是要消滅、取代漢字的,根本不是注音用的(內有許多求快、不合漢音規律的陋規)。文字改革失敗,西元一九八六纔定調作注音用,但偏偏對有調的漢語,漢語拼音卻不標調,使列出候選同音字更多,嚴重降低打字效率。爲此,又加入各種功能的辭輸入法,使用戶更「簡便」而更以音爲準,更遠離漢字的筆劃字形的形思惟和形觀。如此怎會不容易造成提筆忘字、認字退化、胡亂用字的漢字危機、文化垮塌?)




http://ycckkk-3c.blog.163.com/bl ... 328201381114537555/
ycckkk-3c的博客
“拼音”输入法葬送汉字文化,问题的症结在那里?  

2013-09-01 11:45:37|  分类: 汉字文化 |  标签:汉字文化教育  文化  社会   |举报|字号 订阅

  下载LOFTER我的照片书  |
“音码”输入法葬送汉字文化,问题的症结在那里?

看到8月26日北京晚报《“音码”输入法葬送汉字文化》一文(註1),完全同意记者蔡文清的观点:汉字输入意义重大;汉字危机令人不安;“形码”输入更科学。这个暑期,央视《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河南台《汉字英雄》、凤凰台即将出台《全民相对论——辩谈汉字和汉字文化》,从前两台已经播出的效果,几乎冲击着全国人民的神经,是对我国汉字普及教育现状的一次检验,似乎众所周知的一个事实是,由于计算机输入的广泛应用,造成了“提笔忘字”。上述活动的宗旨,就是想引导对汉字书写的重视,纠正“提笔忘字”的毛病。他们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把汉字教育的失误归罪于计算机是错的。

我的看法:

1、搞这活动的背景说得不对,提笔忘字的根源不在计算机,是我国汉字教育的失误,用拼音替代拼形,加上简化字的误导,就是王蒙先生讲的:“遗失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之精髓与汉字原形,我们成了数典忘祖的新文盲。”(试问为什么台湾学生也用电脑但没有形成“失写一族”);

2、汉字危机很严重,已经导致汉字文化和文明的倒退。汉字是五千年来中华民族团结的根和基石,中国56个民族,由于汉字是“会意图形文字”,民族语言虽然不同,但汉字似画易懂易认,形成民族交流凝聚的纽带;汉字是中华文化传承和文明传承的载体,汉字丰富的文化文明内涵,更是东方文明道德情操的传承体;

3、汉字教育方案,不重视正确写字,不重视汉字构架和笔画笔顺,尤其不教写毛笔字。汉字与汉字书法是真正的“中国特色”,只有毛笔临帖,才体现“书同其人,文同其人”,培养人的情操,提升人的修养。据有人统计,189名四年级学生中,知道颜真卿、栁公权书法家的只有34人,占24.6%。试问:有多少人知道楷书四大家(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栁公权《大达法师玄秘塔碑》、颜真卿《麻姑山仙台记》、赵孟頫《玄妙观重修三门记》)。

4、科技进步与文化传承应该是一致的,现在问题是我们的汉字教育方向出了问题,汉字搞“准拼音”化,“汉字洋学”自讨苦吃,不能用“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规律”来从事汉字教育改革。以至于我们国内计算机上已经现成配置的国家标准汉字编码字符集GBK(含20902个中日韩简繁汉字),以及80%以上计算机上已经现成配置的《郑码输入法》(与汉字教育规范一致的字形输入码)(註2),这两项国内外领先的先进技术束之高阁,我们拿着金饭碗讨饭吃,教育上是“拼音为先”,学生根本就不懂汉字是“会意图形”文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命名),不会从汉字字形、偏旁部首等联想思维来解读记忆汉字,最终不能达到“以字为本”“识字明理”,教书育人的目的。所以可以说,追根溯源教育部和某些“专家”的决策失误,现行的“拼音为先”,不从汉字书画同源的科学属性、构字规律、传统教学特色来组织教学活动,只能让学生依着西方拼音文字一条黑路走到底,只认拼音不知拼形,不能领悟汉字字形有序、字义有序,有趣好学的优越感,反而卷入汉字同音字多的软筯,使有现成的可打10902字的拼形码不用,只是依拼音的思路,用拼音输入6763个简体字,造成文本错误百出,忘了汉字结构本色,出现了一批数典忘祖的新文盲。所以提笔忘字只是表象,从根上讲汉字危机对中华文化文明传承的失落和危害,将是无法估量的。本文的结论是,问题的根结在我国的教育部,应该是让教育部门以及国家决策领导,通过这次汉字听写活动的启示,冷静地反思和重塑汉字教育和社会应用的科学方案,以对得起老祖宗,对得起全国人民,真正实现中国特色文化兴国的美好梦想。

註1:http://society.people.com.cn/n/2013/0826/c136657-22698232.html  人民网   (原文見下)
註2:因鄭碼專利持有人鄭瓏要求微軟付款續約「租用」其鄭碼,雙方談不攏,微軟自windows-XP之後,改內置五筆而不再內置鄭碼。在此,收錄者要強調,輸入法鼻祖倉頡發明人,臺灣的朱邦復先生,早在1979世界第一臺商用中文電腦上市後三年,即西元1982便公開登報,把倉頡輸入法無償送給全球華人社會作公共文化財,自由免費使用。所以,每一臺電腦、手機、任何系統,都必然有倉頡,鍵盤也有倉頡的中文字母標示。爲何大陸「熱愛」中華文化的志士們,能在文化上有點成就就想著要錢?大陸號稱最通行的形碼五筆,也不是免費的。
    另外,本博文作者囿於在大陸所見,認爲鄭碼最好,是基於此法模擬查字典,以部首爲索引。今日電腦線上字辭典比紙本字辭典更方便,部首之法在新新人類網路族已成生疏概念,尤其倉頡有更新索引方法,部首觀念已不太合時宜。加上大陸規範之部首竟達560個,縱使鄭碼祗摘取其中170個(如博文作者所說),實已太多。事實依鄭碼字根表計算,所有字根達436個!挑戰用戶記憶力!形碼能在輸入意念上貼切於中文字,打字時保有、重復刷新、致增憶中文字筆劃字形的意念,不祗使用中文字字根,也包括輸入之字碼(代表字根的輸入碼)皆應以漢字爲本。這字碼是所有字根的代表,打字時意念歸結所在。但鄭碼以abc爲字碼,是把漢字筆劃字形的意念在最後關鍵一步抛棄、導離漢字。這是極不理想的。鄭碼受到大陸快打迷思影響,空出一二碼編碼空間作簡碼用,使常規一、二碼的字取碼複雜化,有礙筆劃思維。簡碼是針對較常用高頻字給予一、二碼出字,比對幾家輸入法的一級簡碼(一碼出字),全不一樣,誰是誰非?快打迷思還有辭輸入,它也是因應音碼同音字太多,希望藉由辭來區別。辭輸入首由臺灣倚天公司提出,係以單字同樣之最多碼數輸入多字(辭)(註3),技術實質同於單字簡碼。簡碼辭輸入跳過常規取碼步驟,忽視正常筆劃取碼,當然助長失寫電腦病。鄭碼加入辭輸入,自然提升重碼率。重碼率高不利排序。辭需求因人、時、地而異,設計者越俎代庖加入,實用性不高。大陸不少作家在文字、輸入法會議及展示場也表示,對正常打字速度需求每分鐘三十字,所有輸入法都能勝任。強調能打字多快的各種編碼規則及措施,都是廣告而已。鄭碼可打正(繁)體字,但以簡化字優先,正體字爲次。有網友指出鄭碼取正體字,重碼偏高(簡化部件和對應的正體部件放在同一碼)。有大陸網友由五筆轉鄭碼,最後轉到倉頡,便是因爲倉頡直接對字形,有甚麼筆劃就取甚麼,文字的筆劃思路直接。
    倉頡由漢字之形聲字啟發,以自然結構(囗吅吕回)可分的區塊,切成字首、字身。西元一九八二年倉頡第三代共收約三萬五千字(後收《康熙字典》四萬字)。依倉三手冊所述,整理分析歸納出約三百多個字首,及二千七百六十餘個字身。西元一九八七年倉頡第五代初收六萬字(今收七萬五千字),依倉五手冊所述,整理所選取文字,得五九四個字首,九八九七個字身,分析得六一二個常用結構字形,以一一四個基本字形表達(全部字母及輔助字形共114個字根),供所研發之「全漢字字形辨識系統」取碼。因此,倉頡所得漢字自然結構區塊,遠比大陸公告規範的560部首或鄭碼所收170部首還多,卻以比鄭碼更少字根,有效地以倉頡中文字母來編碼識別。倉頡字根114個,把更近形的變化體再歸併,實踐上是70個小組需記。發明人朱邦復先生指出,科學家結論人記憶能力對一個集合的元素量最大是一百個之譜,倉頡已在這個極限。其他的輸入法(除四角、縱橫五十多個字根),全都在二百多乃至五百個,遠非人的記憶所及。
    本博文作者提到「试问为什么台湾学生也用电脑但没有形成“失写一族”」。從網路上所見,臺灣的失寫情況受到兩岸交流及大陸網路影響,加上教育機構沒有太重視形碼(其中也有因收費形碼,爲避嫌不作指定鼔勵),讓注音氾濫於電腦打字,同音錯字也開始趨嚴重。但整體上,臺灣推廣電腦應用比大陸早上至少十年,其失寫趨嚴重情況確比大陸輕得多,是臺灣沒有特別強調以音爲主的語文教育方式,而注音符號雖沒字形仍保留筆劃。但整體上還是無法抑止失寫錯用的電腦病漫延。大陸和臺灣都被音碼(注音和漢拼)所肆虐,主因是大力推廣共同語需用音符,以致過度膨脹了音符的使用場合,跨越到三伺(3C)打字來。香港情況最好,因爲他們偏好使用倉頡。註3:辭輸入:以「中華文漢字有七千年歷史」這個十一字的辭組來說,若輸入法訂最多取五碼,對本辭組可摘取前四字之首碼及尾字之首碼(有的方法採用尾碼)共五碼來代表本辭組。於是五碼即代表了十一字,看來好快,但這種情況一多,便提高了重碼率。於是,好好的形碼,又走上了音碼的不歸路:音碼的找字辭選字辭、及在打字時無法對單字的字形筆劃再作刷新記憶的過程,這種音碼的弊病又出來了!
     辭輸入首由當時中文系統霸主倚天公司在其倚天中文系統中提出「辭庫輸入法」。倚天中文系統是架在當時的英文版微軟DOS(MS-DOS)上的應用程式,圖形介面的微軟視窗MS-Windows要到MS-DOS 4.0之後,微軟跟老東家IBM鬧分裂後纔推出的。辭輸入後來發展出衍生版的自動辭輸入,聯想辭(辭中第一字一出緊接待選區出現第二字待選,現在注音及漢拼中成了必備條件),自動聯想辭(辭中之第一字上屏後直接將辭庫內預訂的最優先常用之辭的第二字自動上屏),記憶辭(第一字上屏後將前次用過且第一字相同的辭之第二字自動上屏),還有調頻辭(依最近用過的辭中,且頻率最高者,又第一字跟剛選上屏的字相同,便將該辭之第二字自動上屏供選),現在有人工智能加入,可比對上下文然後到辭庫中去找最適合的辭之第二字來上屏。上述都很省人力,要你完全依靠機器,而且這辭庫跟所用版本、系統、品牌有關,不同廠商之不同三伺產品所內存辭庫不同。當你換機後操作後,你先前好不容易建立的辭輸入習慣就全部沒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6-6-2020 03:1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註1
http://society.people.com.cn/n/2013/0826/c136657-22698232.html        人民网>>社会>>滚动新闻
http://www.chinanews.com/sh/2013/08-26/5207030.shtml                中國新闻網  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学者忧虑“音码”输入法葬送汉字文化
2013年08月26日15:34    来源:北京晚报    手机看新闻
打印网摘纠错商城分享推荐              字号
原标题:学者忧虑“音码”输入法葬送汉字文化
  近日有人八卦,在网上列出明星刘烨、房祖名、王宝强、赵薇、王菲、周迅等人的手写汉字,看得出他们中有人写的字确实不怎么样,对此有网友吐槽“字和外表不相符”,但也有人觉得无所谓:现在已是电脑时代,汉字书写已被拼音输入、键盘选字代替,人们通过键盘输入文字,打印出来的全部是印刷体,没有多少写字的机会了。

  “不仅字写得少了,而且绝大多数人还习惯用‘拼音输入法’,可能连汉字的具体构造都记不住,可以说,对于年轻一代,‘敲字’和‘录入’已经代替了‘写字’。”对此,中国工程院院士许居衍不无忧虑地表示。

  汉字输入意义重大

  “我记得在2003年时由95名院士书面推选出的新中国重大科技成就中,排在首位的是‘两弹一星’,排在第二位的就是‘汉字信息处理和印刷技术革命’。”许居衍院士说,在数以百计的重大科技成就中,为什么这两项能排在最前面呢?这是因为 “两弹一星”显示的是国家硬实力,而“汉字问题”解决的则是国家软实力的伟大成就,让古老的汉字畅行于信息时代,其意义不亚于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汉字危机令人不安

  汉字之美美在形体,每一个汉字都有自己的生命。许院士说,汉字的间架结构和笔画的穿插挪让中蕴含着一种和谐之美,如“食”字,上面的“人”字像粮仓,而两捺共存一字之中,最后一捺变成点,看起来多么和谐。“扇”字,为了让字站得更稳,“羽”字甘愿让自己一半身子露在外面做支撑,给人一种平衡之美,不仅如此,数千年来,汉字被视做艺术品,更被看做人格的标记,“横平竖直写汉字”与“堂堂正正做真人”被放在了同等重要的位置。

  现在人们更多地使用拼音输入法,对此许院士表示,离开了汉字的“形”,那不能叫“输入汉字”,比如输入一个“Li”就出来眼花缭乱的100来个“里力利立例离历礼隶吏莉……”,这种“音码”输入法只能叫“找汉字”,久而久之,人们对汉字的“形”就渐行疏远、模糊,汉字的造字理据便被遗忘了,汉字文化自然就无从传承。“我发现现在不少人不会写汉字了,连大学生、研究生、机关干部也常常提笔忘字。至于在报刊文章中,在书籍和电视字幕中错字别字也不少见。汉字出现如此危机的局面,实在是令人不安。”

  “形码”输入更科学

  作为全国汉字输入大赛首席科学家,许居衍院士从多次汉字输入大赛中发现,只要文本设计科学、判罚规则合理,领先夺冠的总是“形码”。“因为‘形码’输入法,基本上是汉字怎么写,就怎么输入,不但容易理解和接受,更重要的是会输入,就会写,会写就会输入。”而且“形码”是依形编码,输入时真正在直接输入汉字,唯一性强,速度高,最为重要的是用形码输入汉字时人们总也不会忘掉汉字的笔画和结构,使得汉字得以在信息时代照样地传承与弘扬。

  有人说,相比“音码”输入法,“形码”相对要难学得多,对此许院士表示这是个误区:“难在哪里,是因为没有从小学习嘛!拿出学‘拼音’十分之一的工夫,或者学英文万分之一的时间学‘形码’,何难之有?”他建议国家将“避免汉字出现危机”与“形码科研和教学”正式立项,邀请有关专家研究汉字从教学到输入的科学方法,从根本上防止“汉字危机”。

(来源:北京晚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6-6-2020 03:4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lunglung 于 24-6-2020 12:31 PM 编辑

要「国家将“避免汉字出现危机”与“形码科研和教学”正式立项」的話,「形码科研」就不必,有現成的輸入法始祖,是始於臺灣朱邦復發明中文電腦之西元一九七九之時,所附有的倉頡中文系統的附屬輸入法。且成效見於香港(九成港人使用倉頡)。微軟視窗系統下,即使(註1)在正體字版,或大陸簡化字版,甚至在外國的外文版,祗要啟動倉頡,不論是簡化字或正體字隨你心想所看,祗依筆劃字形打字,根本跟簡繁無關。在正體字版系統下一樣可打簡化字,在簡化字版系統下一樣可打正體字,在外文版系統下打簡打正隨心所欲(當然打正體最好,按鍵數沒甚麼差,又與傳統文化接軌)。記住:文字,是文化,不是政治。
但,「形码教学」就有必要了。沒有相關機構的支持,民間能自發的動力是很小的;除非,像香港那樣,需求廣泛,以致有電腦補習班老師靠專教倉頡來生活的。
https://drive.google.com/file/d/ ... 12/view?usp=sharing
註1:注意,不是網上因音碼弊病造成的電腦病之認形退化而用錯字的「即便」。以訛傳訛,以錯作對,顛倒黑白,有人還爭論著「即便」纔是正確的。悲!西元二千年前,大陸網路電腦未普及前,大家都用「就算」,這是最白話的,「即使」其實是文言,同義的還有鄧麗君唱《海韻》中用「縱然」,也有文言的「縱使」,也有今時北方方言用「那怕是」,都是同義辭(是疊字成辭,不是宋朝的「詞、词」,那是五四時代對西方語文認識不清,有人拿「詞」來譯word用的,事實是:word是單字simple word,相對於複字compound word。外文的單字,是意義單位,譯成中文在形態上可以是字,也可以是辭(字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7-6-2020 03:1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同一作者另有兩篇博文:
  (一)http://ycckkk-3c.blog.163.com/bl ... 732820137711167250/   从《汉字英雄》解读“害臊”说起  ——述說電視的寫漢字比賽,孩子和老師出盡洋相,顯示大陸漢字能力的低下。
  (二)http://ycckkk-3c.blog.163.com/bl ... 732820138292435880/   汉字听写活动的喜与愁    ——除述說參賽人寫漢字出洋相,顯示漢字能力低下外,還指出大陸教育部所規範的「把“笆”“燎”“芍”“荠”“翁”等103个字,退出一级字库,规定为九年制中小学生不需学的字,按这一规范,中小学生就不识“篱笆”“燎原”“芍药”“荠菜”“翁婿”,跟着规范“读死书”“死读书”“读书死”...」。這些字可是常用字,卻叫九年制(到了初中三)不需學,如此「龜飯」,世上怪事!
收錄者多次出差到大陸,也有看到這些「寫漢字、猜字、成語」的電視節目,覺得大陸的一般民眾,漢字水準真的奇差無比。真是中了古人說「禮失求諸野」了,但就不知自認中華老大哥的大陸拉得下面子向野求禮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5-7-2020 03:3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例如望文生義的「屌、屄、肏」都剩下「音」————》「吊、逼、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1-9-2021 02:0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吊、逼、操」的借用,也有兩個因素。一、網上論壇認爲不雅,禁用所謂粗鄙用辭用字。二、事實有甚麼粗鄙的,雅字一被俗人用多了,用來罵人罵多了,就變成粗俗。於是又想發明新字或新辭去指稱、去隱喻。這些字借用久了,流傳久了,便會「約定俗成」,成了「網字」,網民一看,配上上下文,馬上明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所属分类: 人文空间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30-11-2024 06:19 AM , Processed in 0.111104 second(s), 2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