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楼主: ast2013

雪隆区有哪些佛学班可以介绍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2-6-2020 07:4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三十课  三十七道品(六)



(己)八正道分


‘正
是不偏邪,‘ 道 ’指涅槃的法门。这八种道,就是无漏的法。


(一)‘ 正见 ’ 四谛各有四行相观,合成十六行观,名曰‘ 无漏行观 ’(甚繁不述),能修此观,见解才得正确。


(二)‘ 正思维 ’ 用无漏智发动思维,不是识心发动妄念,这种思维,能以断惑证真。


(三)‘ 正语 ’ 是口不说‘ 妄语、恶口、两舌、绮语 ’四种恶业。


(四)‘ 正业 ’ 是身不犯‘ 杀、盗、淫 ’三种恶业。


(五)‘ 正命 ’ 出家众戒五种邪命(诈现异相、自说功德、占相吉凶、高声现威、说得供养),在家众不作恼害众生,或迷惑众生的职业来谋生活。


(六)‘ 正精进 ’ 是对趋证涅槃的道,勤加修行。


(七)‘ 正念 ’ 是专念证心的正道,合万行的助道法。


(八)‘ 正定 ’ 是修出世间禅定,远离有漏禅定。


http://bookgb.bfnn.org/books2/1712.htm#a3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9-7-2020 08:5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三十一课  十二因缘


‘ 因 ’说事的原素,‘ 缘 ’说果的促成 ;这是穷究众生涉历三世,轮回六道的由来。


(一)‘ 无明 ’ 是本性从无始一念不觉,起的烦恼。


(二)‘ 行 ’ 是依著无明造的善恶事业。这是‘ 过去 ’世的二种因。


(三)‘ 识 ’ 是过去二因,混合入胎的神识。


(四)‘ 名色 ’ 是神识依父精母血生起的胎体。


(五)‘ 六入 ’ 是二、三月后渐长成六根。


(六)‘ 触 ’ 是胎出生以后,在二、三岁时,与外界的接触。


(七)‘ 受 ’ 是六、七岁时,渐能分别苦乐。这是‘ 现在 ’世的五种果。


(八)‘ 爱 ’ 是十岁以后,依苦乐的感觉,爱把苦离开,爱把乐接受的一种思想。


(九)‘ 取 ’ 是成人以后,爱欲发展,便执取不舍一切的造作。


(十)‘ 有 ’ 是依爱的思想,取的造作,遂有了种种的业力。这是‘ 现在 ’世的三种因。


(十一)‘ 生 ’ 是依著现在的业力,牵著将来去投生。


(十二)‘ 老死 ’ 忧悲苦恼,是既有了再生身,就免不了受这些悲苦。这是‘ 未来 ’世的二种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2-7-2020 09:2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三十二课  六度



‘ 度 ’的意思,是说众生在生死苦海里,要度到涅槃乐岸上。有六种方法,按著去作,就可达到目的。


(一)‘ 布施 ’ 是用自己财物或某事,分布施给对方。略举三种:


一、财,用财物赒济缺乏的。二、法,说法使人得益。三、无畏,救拔众生的厄难。


(二)‘ 持戒 ’ 是应止的应作的,都遵守戒律去办。事相甚繁,略说三聚:


一、摄律仪,所有戒条谨持不犯,就是‘诸恶莫作’。二、摄善法,就是‘众善奉行’。三、摄众生,就是‘救护众生’。


(三)‘ 忍辱 ’ 是忍耐一切逆境的逼迫。略举二种:


一、耐世怨害,忍受有情侮辱戕害等事。二、安受众苦,忍受时缘饥渴寒热等事。


(四)‘ 精进 ’ 是磨励身心,进修前后五度。略举三种:


一、披甲,发了大心,不畏一切,好像穿上铠甲,不怕冲锋。 二、有勇,听到难断的事,难能的事,心不怯懦。 三、不退,遇到任何障碍,决不退转。


(五)‘ 禅定 ’ 是止住散乱的妄心,使他寂静观照。方法繁多,不能枚举。修那一门说那一门,不修,说也不懂。在这里只好举出三大类的总名,略知他的大概而已。


一、世间禅。二、出世间禅。三、出世间上上禅。


(六)‘ 般若 ’ 是证得的智慧。略举三种:


一、实相,离一切虚妄的性体。二、观照,能以照察实相的真智。三、方便,能以分别诸法的权智。

http://bookgb.bfnn.org/books2/1712.htm#a3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8-2020 10:1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三十三课  宗派(一)



佛教分为各种宗派,这是我国学者见到佛法如海,为著便利修习,各择一条路,去求专精,并非树立门户,是此非彼。


各宗命名,有取地、取人、取法的不同。

现下虽尚有十宗的名目,实际上已经有数宗很少有人研究了。


(一)‘ 成实宗 ’(也名空宗)诃犁跋摩法师造《成实论》,很与大乘的学理相似,大旨是‘ 成立修多罗中实义 ’的意思。姚秦时代,鸠摩罗什大师译出,才创立的。


(二)‘ 俱舍宗 ’(也名有宗)俱舍译为藏或茧,是包含的意思。



印度小乘,异论纷纷,后经结集为《大毗婆沙论》;世亲菩萨依著折衷作《俱舍论》,义为‘ 解释发智 ’。陈代真谛、唐代玄奘两位法师,译来我国,才创立的。


(三)‘ 禅宗 ’(也名心宗)禅是‘ 禅那 ’的简称,译为‘ 静虑 ’的意思。



梁代达摩祖师西来创立的。主张‘ 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 ’。大概悟后方许起修,虽说不立文字,但这一宗多是研读般若类的典籍。


(四)‘ 律宗 ’(也名南山宗)是依著佛制,净除‘ 身口意恶业 ’的一种方法。创始的是唐代终南山道宣律师,依著《四分律》作主要典籍。


(五)‘ 天台宗 ’(也名法华宗)隋代天台山智者大师,取《法华经》为根本经典,创立这一宗,发明‘ 一心三观 ’的妙理。对于判教解义,都有精确的体系,各宗演教,也多采他的方式。


http://bookgb.bfnn.org/books2/1712.htm#a3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8-2020 10:1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三十四课  宗派(二)



(六)‘ 贤首宗 ’(也名华严宗)唐代杜顺和尚,取《华严经》为根本典籍创立的。到了第三祖贤首大师,又加了一番整理,格外显得精采。发明‘ 一真法界 ’,是此宗的奥义。


(七)‘ 慈恩宗 ’(也名法相宗,近称唯识宗)这一宗所依的主要经典,是《楞伽》《解深密》等经,及《成唯识论》,主张‘ 转识成智 ’。唐代慈恩寺玄奘法师翻译弘扬,才创立的。


(八)‘ 三论宗 ’(也名性宗)龙树菩萨造《中论》、及《十二门》,提婆菩萨造《百论》。这三种书,大概是说明‘ 大乘之中实的义理及破执破障 ’的意思。姚秦罗什大师译出,才创立的。


(九)‘ 密宗 ’ (也名真言宗)密是‘ 秘奥 ’的意思,为佛的最深境界,非到‘ 等觉 ’不能明白,取‘ 三密相应,即身成佛 ’的方法,根本典籍是《金刚顶经》、《大日经》等,唐代金刚智及不空两师创立的。但现在中国流行的,却是藏、蒙密教,更分红、黄、白等派。


(十)‘ 净土宗 ’ (也名莲宗)晋代慧远大师创立的。取《弥陀》《无量寿》《观经》三种为主要典籍,主张‘ 四法念佛,带业往生极乐 ’。这一宗的方法,因为三根普被,利钝全收,所以在家的人修习,尤觉方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8-8-2020 10:5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三十五课  宗派(三)


这十宗的次序,乃依照明季吹万老人《释教三字经》。


该书在清代时候,经过印光大师重订,以后又由杨仁山居士删改。

这次序或有取意,兹用浅意揣测,试说如下:


(一)按宗乘说  分小乘,大乘,律是通小通大。这自然应先小后大,所以成实、俱舍在前,律夹中间,其他在后。


(二)按说  学传佛心印,法是最高,故列在大乘的起首。


学普被三根,法是最广,列在最后,这好比车有双轮。

其余列在中间,好比舆的轨轸等件。‘舆’有载乘的功能,‘轮’有运转的力量。


(三)按行持 戒律是诸行根基,知禅明宗以后,列在以前,使先正本。


学贵求解,台贤相性,都是教理南针,列在其次,使明教相。

解后尤贵实行,密净是专讲修持方法的,列在最后,使知归宿


这十宗的律、净两宗,皆是具普通性的,就是不问何宗,都须受持戒律,皆可兼修念佛;因著无戒行万德不立,有念佛成就最稳。

http://bookgb.bfnn.org/books2/1712.htm#a3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发表于 21-8-2020 10:4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三十六课  入寺须知


佛教团体,最重纪律。受了戒的人,习过威仪,自然动作合礼;普通学人,何能懂得,不免招惹讥笑。


特为写出几条通常规矩来,作个参考。


(一)入寺  入寺门后,不宜中央直行,进退俱当顺著个人的左臂迤边行走。


入殿门里,帽及手杖须自提携,或寄放他室为佳,万不可向佛案及佛座上安放。

(二)拜佛  大殿中央拜垫是寺主用的,不可在上礼拜,宜向两旁的垫橙,分男左女右去拜用。凡有人礼拜时,不可在他的头前行走。

(三)阅经  寺中若有公开阅览的经典,自可随便坐看。须先净手,放案上平看,不可握作一卷,或放在膝上。衣帽等物,尤不可加在经上。

(四)拜僧  见面称法师,或称大和尚。向他顶礼时,假若他说一礼,就不必再继续强拜。


凡人礼佛、坐禅、诵经、饮食、睡眠、经行、入厕的时候,俱不可向他礼拜。

(五)法器  寺中钟鼓鱼磬,不可擅敲;锡杖衣钵等物,不可戏动。

(六)听经  随众礼拜入座,如己后到,法师已经升座,须先向佛顶礼毕,向后倒退一步,再向法师顶礼。


入座以后,不向熟人招呼,不得起坐不定,咳嗽谈话。如不能听毕,但向法师行一合十,肃静退出,不得招手他人使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31-8-2020 08:2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离苦得乐.jpg


南无阿弥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15-9-2020 02:3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29-9-2020 09:07 PM 编辑

念老大德.jpeg
黄念祖大居士:弥陀圣诞漫谈


正如大家所说,今天是弥陀的圣诞,大家知道就是永明大师的生日,弥陀于今十劫,其实已经无量劫前就成佛了。


三大阿僧劫,人间的岁月,我们这个历法没法算了,但是这个生日怎么知道的呢?永明大师我们纪念他,是位伟大的大师,他是禅宗的祖师。

随便谈谈,自由些,但是一点都不能错。


随便谈,不讲礼节,也很自在,希望大家很活泼,跟在家里一样,我们一个自在,没有做作,这是真的恭敬。

所以“ 宋儒不好,儒家不坏 ”,宋儒不好,儒家了不起,像很多新加坡学了点孔子的东西,他搞得很好嘛。

日本、世界上都称为圣人,那么现在我们也就承认孔子是圣人,的确是圣人。

其实他就是很活泼,不是很(道貌岸然),但宋儒搞得很……,大家道貌(岸然),所以我就不大欢迎…,一看就是个佛教徒,与别人都不同了。

永明大师是禅宗的第三代祖师,现在有很多人一谈到净土,就不敢再谈这个“ 禅 ”字。


已经过去的很有名的大德也是如此,不是他水平不够,是他的方便,因为众生水平太差了。

其实我们应该纪念的弥陀圣诞,是代表弥陀的永明大师圣诞,他是禅宗的祖师。

而他有很多著作,最著名的著作是《宗镜录》一百卷,它里头也有净土宗、也有禅。

中国说这是最了不起的一个总结,等于佛教给(让)永明大师做了一个总结,所以有时间的时候,这部书(可以读)。

香港他们出书跑这儿来问我,我说:“ 这部书咱们都没人印,《宗镜录》没人看,《宗镜大纲》很好嘛,你们先去印一印。”他们真印了。

他们很高兴,找到书真印了。印了之后他们送了一部给我,因为说我是建议人。

《宗镜大纲》可以读,二十卷,谈的很深入。这个书最吃力,但是吃力的书都才有好处。

你看得就跟看故事下去,那就还是看故事。这个很吃力。

他的特点是一天念弥陀圣号十万声。现在有的人一天念一千、二千,他是念十万。


自古以来的净土宗,都是以持名为主的,因为《阿弥陀经》、《无量寿经》都是说念“ 阿弥陀佛 ”,所以古今净土宗提倡持名。

那么今天纪念永明大师,他的特点就是十万声佛号。天天念。

你看他还作了那么多著作,一百卷的《宗镜录》;每天有一百零八件佛事,比方修供养、施水、超荐,做种种的事情,有一百零八件事情,还有十万声佛号。

这个十万声佛号,莲池大师试过,那很吃力,很难念到。

你只是闭关,专心专意,什么都不做,专念,才(可能),不然一般就只能七、八万声。

我自己也试过,我念咒来做试验,我最多一天能念到十六万遍,那也就是什么都不能干了,这一天就要减少睡觉什么的,很特殊的,经常是不行,所以十万还是可以的。

http://www.xfjile.com/index.php?ac=article&at=read&did=202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5-9-2020 02:4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他这出家的因缘,他是杭州管税务的,所以手边有钱。

西湖,有水啊,很多游客,所以很多打了鱼就在那儿卖。

他就拿这公款放生,不是贪污的公款。

这也是一件很伟大(的事情),这么大的学问,这么聪明,他能够不知道这国家税务的法则?这贪污公款是要处死刑,现在也一样,是不是。

果然后来交不出帐款来,就要处死。

处死之后有两个传说,记载上都有,一个是临刑的时候,脖子砍不断,刀断了,所以奏明钱塘王,赦免了。

再一个说法呢,钱塘王宣布了死刑,国家的法律,但是他秘密的告诉了监斩官:“ 你看看,如果他要很害怕什么的,就杀了他;如果他神色不动,一点也无所谓,就放了他。”这是第二说。

这两个说都成立,我们不一定要执定哪一说,反而是后一说更殊胜,真正是为众生了。

所以就赦免了,就出家,成了大德,开悟了。他俗家姓王,是个了不起的大德。

他有四料简,有人就觉得不是他作的,其实是他作的。


有很多看法,有人就说为什么不是他作的?他是禅宗的祖师,哪里有自己来贬低自己这一宗的。

“ 有禅无净土 ”,只有禅没有净土,“ 十人九蹉跎 ”,你就耽误时间了。

“ 无禅有净土,万修万人去 ”,这不就说的净土比禅好的多吗?

那我为什么回头赞叹禅啊?“ 有禅有净土,犹如带角虎 ”,所以要成为带角虎,老虎已经了不起了,兽中之王,而头上有角的虎,头上像犀牛的角,这是世间没有的了。要成为带角虎,那你除了有净土之外,还应该有禅。

“ 现在为人师,将来成佛祖。”这不是赞叹禅吗?离开了禅,达不到这一步。


http://www.xfjile.com/index.php?ac=article&at=read&did=202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5-9-2020 02:5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15-9-2020 02:54 PM 编辑

这是释迦牟尼佛传心的法:我的心地法门,涅槃妙心,正法眼藏,嘱咐摩诃迦叶。

所以佛的心,佛的涅槃的妙心,传给了迦叶,所以禅宗传佛心的法门。

所以我们现在应当对于学净土的人,这个我就觉得见到都要说的:“ 你不修禅宗是正确的,你轻视禅宗是错误的,应当赞叹。你不赞叹等于不重视佛的心印。”

“ 印 ”字很重要嘛!印鉴,你图章存了钱,要去取钱,印鉴就要对,不对,本人去也不给你。

你说:“ 是我的。”“ 不行!印鉴。”“ 印 ”就有这么大的作用。

还有,你写字是一个字一个字的写,“ 印 ”一下就成功了。

所以佛法到了殊胜的时候,一成一切成。

但是也要知道,过去的大德、现在的大德,不像我这么说,有他的苦心。

你们这都是法门很深入的人了,所以我们就不要说那种方便的话,要多说点真实的话。


那么就好像永明大师的圣诞,有的人你跟他这么一说,他就不安心了。

不安心了,他就又挂记禅,又挂记净土,这叫“ 二门俱破 ”。这是佛教的成语,两个门都破了。

就“ 那个不行不行不行,这个唯一的唯一的唯一。”真要说到《金刚经》的话:“ 是法平等,无有高下。”

但是应现代这个法,现在众生的根器,净土宗是最稳最殊胜最合适,这个是一点儿没有含糊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5-9-2020 09:2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15-9-2020 09:22 PM 编辑

今天这个日子很殊胜,所以我们今天回头也拿这个开始来讨论《无量寿经》,也可以作为一个道场。

你们几位,刚才说了,取经、送经。

这一次来,(是)为法而来,从这么远,不远万里送几本书来,这种为法的精神,自己这种奉献,为法的奉献很了不起,有这种缘。

善导大师的话,这都是弥陀化身,善导大师是弥陀化身,莲池说的:纵然不是弥陀,也是观音、势至、文殊、普贤。


那是一代大德,日本人对于善导大师,恭敬得五体投地,恭敬极了。

善导大师说的:“ 世尊所以兴出世 ”,佛为什么要出现于世?“ 唯说弥陀本愿海。”

“ 唯 ”是唯一的唯,“ 唯独 ”的唯。唯独、唯一就是要来说阿弥陀佛他本来大誓愿的海。

所以佛出世不是为别的,就唯独是为这一件事!

现在还有很多宗看不起净土宗,起码说他的理解就不如善导大师了。

莲池大师也是弥陀化身,都是极殊胜极殊胜。那他说的话,那就是和佛的心是一致的。

所以这个功德,我们做的这些事,都是为了弥陀誓愿海
这些个功德是不可思议的,这种精神应该给予赞叹。

我是今年的忙也超额,意想不到的很多事情赶在一起了。一共三个星期连续在讲,这就搞得很累了。

这不是自己不重视健康,也就是为了报佛恩啊。

因为不管怎么样,最主要的还是能写出一点东西来。

我们这么谈,当然彼此互相促进,能够有所提高,但是一个书出来之后,对象就广了,而且时间也长了。

这个书所存在的时期之内,有缘人看到了都还有好处。

这个相见,只限于你我了,而且最近感觉这个录音,大家很欢喜,有人很(想)要。

就根据这个录音,大家觉得很喜欢,就把它变成文字,因为有人说:“ 这很好,可是我这个方言不行,完全听不懂你的北方话。”我们文字是统一的,语言可能不统一,听不懂就是听不懂。

所以就想把(录音)变成文字,大家先要把它变成文字。

文字之后,这个功德就给别人做了。

有不同方面的人做这个事情,有人自愿的,有人是我们请来的,有的是很有学问的大学教授,还有他们。

它这个不能还原,这些都是学佛多年的,不能还原,譬如最突出的一件事,比方赞叹,也是原来书上的话,(录音带里头是)说 “ 你念佛一声,得什么什么功德”,写成文字,这个“ 声 ”就可以不止一个字了,念一生多生的那个“ 生 ”,也是“ 一生 ”;念一句也叫“ 一声 ”,是不是。


念佛“ 一声 ”得多少多少功德,而且这个功德非常殊胜,非常殊胜,那么他就想那这是念佛念一辈子了。

念佛“ 一生 ”错了,就是念一句。


而这个一错就不得了啊,你念一辈子,跟你念一句(它这是个不可思议的),而你念一辈子这是可思议了,(因为)一生都在念,所以得这些法益。

他不知道这个法门,《华严》的这个道理,这种种的,一就是一切,一成一切成,就跟那个印子一样,不需要一笔一笔写,一下都进来。全出来了。

你不会写篆字,你也不会刻图章,你也不知道什么,但是那个篆字最高的艺术作品出来了。

所以佛的那些智慧功德,念一句(就全有了)。

可是这样一错,那就不是弘法了,这就要成谤法了。你把高的说低了。

现在很多人说净土宗,恐怕有多数都说低了,像这种地方他都不大敢碰。

因此就是要写,写很重要。

写当然很吃力,成天在写,没有礼拜天,没有什么,要写就要念咒。

西藏的佛像画得好,就是因为他要念很多咒,所以佛像看来很庄严、很清净。


现在再去画,也是那么漂亮,但是那一种让人家庄严清净的水平达不到了。

为什么?不是画画的本领不行了,是他不肯这么念。有的画要念很多才行。要避免自己不出错误,就需要搞得很…。

我现在一天加起来,基本是三万,还要写东西,所以很忙。

一会客,就这些地方恐怕有一个地方要挤掉,所以要尽量避免,就这个情况。

你们今天能来,我还是尽量满足大家的(愿望)。


http://www.xfjile.com/index.php?ac=article&at=read&did=202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5-9-2020 09:4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15-9-2020 09:41 PM 编辑

内容呢,你们提出三个内容,这内容很好。

第一个内容就是《无量寿经》,今天我们就要谈;第二个内容是《弥陀疏钞》,莲池大师的,这个很深入,全部结合了禅宗。因为当时是禅宗最盛的时候。

这个我所谓的盛,指的是形式的盛了。

至于禅宗,有很多人得法得道,到明朝已经不行了,但是那个的结果,就是到了明朝的时候,人人都谈禅。

不是佛教徒、不谈禅,太不风雅了,所以莲池大师就和禅结合得非常紧密。

你要光是说有极乐世界,你求就往生,你就出轮回了,人家连听都不听。

那时禅宗很盛,“ 你这就是自了,自私自利,是个人打算,着相。一无所有,西方极乐世界就是自心,还执着于西方极乐世界!”他从那一面来看,这就接受不了了。

但是莲池大师这很好,开头第一句就指明人的自心。

这我们不能全都介绍,我们把这最精华的地方共同讨论一下。

迦陵音(是一个重点),但是它很难懂。


我当年解放以前负责一个单位,人很多,事务很多,各方面的联系。到后来也穷,南京寄不出工资来,很苦恼,要筹钱,等等等等的。

所以我这一生都是很忙、很苦,所以夏老师领导的闭关,我都没有参加。

到解放了,当时也不了解这个情况,反正就觉得…,佛法就很困难了,它是必然的形势,唯心、唯物。就发心闭个关,不知道环境是怎么样子了,所以非常虔诚。

这就那一次闭关的情况,发生了一件事。

里头谈到道场里面这个的重要,要庄严,要一切如法,关于敲木鱼、敲引磬,都是关键。不要以为只是控制速度,齐一齐,那就太轻视它了。

这一次人不多,在老师家里头,我的老师亲自敲木鱼,这非常殊胜,我在这一次得的法益很大。


就是夏老师要求很严,有的时候别人在敲的时候,敲错了,夏老师就呵斥。

这没有不严能够成功的,能成事情的。

再有道场中有人不如法了,就常常到佛前拜垫上去罚跪。

这一次没有叫罚跪,但是声音很严厉。

其中有一个居士,圆满之后,就向夏老师写了一封信提意见,(说)他不同意。

这里也表示当初大家的心很直,不是只说只谈好听的话,心里有什么就谈。

所以佛法首先要有一个直心,心是直的,不像现在我们社会里头,这个心曲里拐弯,勾心斗角。


所以这也成了世智辨聪,世智辨聪是学佛八种困难的一种。

佛法不需要这个嘛,就是要直。

孔子也说:“ 益者三友 ”,对我有好处的,有三种朋友,“ 友直,友谅,友多闻 ”。

头一个是,你见我尽说假话,对我有什么好处?

“ 谅 ”,原谅,互相体谅,要体谅别人。

“ 友多闻 ”,他多闻,现在比方大家来,因我年岁大一点,我多知道一点,跟大家谈谈。等这扩大了,是可以作朋友。

益者有三友,“ 直 ”是第一,这当作直说。

我们也知道这是一些人,这些作风。


夏老师他大概也是用诗的体裁写的,回了他的信,就直接谈了很多东西,但实际就是为这件事,主要就是鱼磬要如法。

现在大家都不讲究了,而且现在寺庙中所用的敲法,跟夏老师我们用了不一样的。

那时我母亲死了,我这请了比丘尼助念,我们在敲,他就听见了,他说:“ 你们敲错了。”

我说:“不是,我们这是另一种,是慧明老法师特殊用的一种敲法,所以大家不大习惯。”

所以这只是把(《迦陵音》)的重点给说一说就够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5-9-2020 09:5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15-9-2020 09:54 PM 编辑

底下就是把《华严念佛三昧论》,大家既然送来送去,也结了这个缘,把它有一些特殊性给介绍一下。这不就是四个内容了吗。

谁有事,就自己去办事情;谁疲倦不来,可以不来,我们要有极大的自由度。

不要有任何犹豫心,这是友直,就是直心相见,没有一点带这种我们的要求,这一点我们都可以自由的。

人多人少不要紧,人少也同样的讲。因为你的声音遍虚空,遍虚空那听的人就多了,不以在座的人为限制。

声音是波,这波传达到遍虚空。

现在为什么一个钮扣,就是窃听器,只要一点点它就行了。

它不是声音没有,是你耳朵不行,你听不见。你听不见不是没有,它是遍一切处。

它遍一切之后,你给它放大了,我们的说话,这窗口振动,外头的人就可以根据这个振动窃听这里头在谈什么,但你听也听不到。

你在外头靠波力震动,你能听见不听见?所以不能以人的耳朵来说。

内容我们今天讲的就是《无量寿经》,弥陀圣诞。



第二个嘛,接着《弥陀疏钞》,就讲一开头的两段。

这两段要是弄清楚了,整个的佛法也就清楚了,整个的净土宗自然就包括在里头了。

真正要是这个成为我们思想的话,那就向你道贺,了不起了。


第三嘛,咱们就是《华严念佛三昧论》谈谈。

再后头两个,我们就拿出点时间大家谈谈。

这里头还有什么问题,头两天我们就不用讨论的形式了,我尽量的来说一说。

第三个《华严念佛三昧论》,第四天是《迦陵音》(注:《净语下卷》),《迦陵音》是更少了,我就是把这经过情形给你们说了一点,再说一说,再把里头这一段,主要的这一段,把它解释一下,不然就不知道是说什么。

至于《迦陵音》,全部在《净语》里头,比这个重要的东西还多的是。这篇难懂,而不需要先去懂它。

我们学什么都这样,不是要求你把什么都搞得跟老师备课一样。


老师备课就是说,这个字我不会念,这句话我不会讲,你当老师,学生要问你怎么办?你必须都要查清楚。

这句话有什么出处,有什么根据,有什么典故,他要问啊,你就得准备。

我们搞佛法,不是当老师备课,讲经说法也不像教授在那儿讲学,不是讲学的事情。

所以我们不是要求每一个什么都要能把它讲出什么来,当然注经的时候,那就必须得如此。

不然真要自己学佛的话,听有一句两句染入心神,染到你的心,染到你精神的神里头去了,穷劫受用不尽。

所以不是贵多,而是贵精不贵多,深入了解。

书里头并不是要求处处都能明白,有的地方不能明白,还只有这样。

所以一上来只能挑一些我能理解的,作为重点反复学习,那就自己会扩大,自然而然就越懂越多了,不过重要的还可以录音,还可以听嘛。

http://www.xfjile.com/index.php?ac=article&at=read&did=202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9-9-2020 09:0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于所受用皆无摄取.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2-10-2020 09:2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12-10-2020 09:29 PM 编辑

有關【知見】的問答

什麼是佛教



(問:什麼是佛教?鳥窠禪師說:「諸惡莫做,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這四句話是不是能夠涵蓋佛教所有的意思?)


黃老答:你是說他這個佛教……〔念老默然良久〕……,昨天不是有四首詩嗎 〔註一〕,第四首詩:「木葉脫落盡,金風露樹身」,這就是佛教。這一切閑枝閑葉都給你掃掉了。樹,顯露出來了,佛教!

你是有本體,但是能使你露這個樹身,靠金風


佛教就如這個金風,顯露還是顯的各個的本體。

所以如來所以出興於世,只是為了開示悟入佛的知見。

那麼佛的知見是什麼?就是把這樹讓你看見了嘛!

諸佛出世就為的是這個,所以佛的教化就是這個,咱們用禪宗語言說,風趣一點,呵呵呵……。


「木葉脫落盡,金風露樹身」,你雖然有樹,那葉子太多的時候,你看不見樹啊。

所以要等到……,所以要也這個意思。

為什麼要持戒、要什麼,就是捨,就是木葉就脫落了,脫落盡了,這樹就完全顯露了。

就是為了……,沒有什麼別的給你,只是要你去掉樹葉,去掉樹葉所顯露出的是你自己。所以超過一切宗教。


註一: 指《大經解》篇末之【註經偶頌】四偈,其第四偈云:「木葉脫落盡 金風露樹身 的的祖師意 切切老婆心 佛法無多子 知音有幾人 試聽無生曲 窗外鼯鼠聲」

http://huangnianlao.net/?page_id=345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5-10-2020 10:3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25-10-2020 10:32 PM 编辑



這始終不是方法問題 而是覺悟問題


(某參訪者問了許多修行細節方面的問題,如「念佛聲音大一點好﹖還是小一點好﹖」之類,黃老當時勉力回答了大多數的問題,事後黃老對弟子開示。)

黃老開示:這樣之類的問題,這些問題就是說,怎麼都可以,好多問題怎麼都可以。


很多人都老認為這是個方法的問題,總想找一個好的方法,這始終不是個方法問題,而是個覺悟問題,不是方法問題。

所以禪宗它就是一個尊貴,一個功勳嘛,禪宗是尊貴一路。


太子,封建的時候,那個太子一生下來,小把戲,開國元勳看見太子是磕頭的。他有汗馬功勞,他年歲這麼大,看見小把戲磕頭啊。

小把戲為什麼啊?他尊貴。他沒有功勞、沒有能力,什麼也不行,比這些文武大臣,他比誰也比不了,但是他尊貴。

這些元勳都有功勞,有功勳,所以在禪宗裏頭是重這個尊貴,不重視這個功勳。這個是個特點。

那天有個人說見地,說他老是強調見地,我說禪宗是這樣,「 祇貴子見地,不貴子行持。」我所重視的是你的見地,不是你的行持,所以你不怕破戒、不怕壞了行持,只怕壞了見。


要是壞了,那就不好救。

你這個要是錯了,你一會兒犯了錯,犯了什麼大罪,你可以懺悔,你可以改啊,因為你知道,你不是認為那麼做是對啊。

你要是是錯的,現在是「人不為己,天誅地滅」,那些個北京的「不殺窮人不富」,你不把窮人拿他勒死他,你不會富啊。這個見就是錯誤的嘛,是吧。見錯了沒辦法。

所以尊貴一路就是,這是重這個尊貴,只貴子見地。

你只要知有,那怕在煩惱無明之中,都是尊貴,所以尊貴一路就是不同,雖然是個小娃娃。

所以這發菩提心就像迦陵頻伽,雖然還是在殼裏頭,它已經勝過一切鳥,尊貴


功勳,你那種種汗馬功勞、種種安邦治國,很好啊,但是你總之是你要想當皇帝,就是造反,就滅門九族,這比方就是這樣。

所以大家現在很多人只知道功勳,不知道尊貴。

你這不可能尊貴,你要想尊貴,你就是造反了,你要滅門九族的。從功勳路上不可能,就是。

所以禪宗是稱為一個尊貴一路,功勳一路,我們把它統一起來,我們重視尊貴,也不捨功勳,就是這樣,但不是依靠這個功勳。

不取不捨嘛,幹嘛要捨,這麼去看待的,這裏頭你可以封王拜相,做皇帝是非份之想,你要是有個大臣只想做皇帝,根本就不忠,呵呵呵,根本就是奸臣,呵呵呵。


http://huangnianlao.net/?page_id=303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5-10-2020 10:4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問:師父講的功勳是否就是比喻福,福慧雙修?)


黃老答:也是福。福它不就是……,〔達摩對〕梁武帝說嘛:「你沒有功德」,是有福,承認是有福,也只能到這個地方,他就不承認他這個,「你沒有功德」。所以從功德的角度上那就是,但我們還是福慧雙修。

禪宗他這裏頭就是所謂的「直趨向上」,這個「直趨」,所以你說廟裏修的老和尚難道不叫人行善、不叫人做功德?


但德山他統統都罵:「這都是妓女,這都是狐狸,吐狐狸的口水。」他就是持別讓大家重視尊貴這一路。

而那些功德還就是……,佛就要行善嘛,善男子善女人,一切要行善。

所以那個鳥窠禪師……,弟子會通,待了許多年,他也不給他說法,他只好說:「師父,我走了。」「你幹嘛要走?」

他說:「我到別處去求佛法去。」

「哦,你想求佛法,你怎麼不早說呢,我這兒也有嘛,何必走呢?」他就磕頭頂禮,求師父給我說佛法。

他身上找出一個布毛,把布毛呼呼一,這說佛法了,那弟子開悟了。

弟子開悟了,白居易聽見了,白居易那時是太守,那不是他有《琵琶行》:「潯陽江頭夜送客」,潯陽就是九江。就跑去見他,上山去見,他也想給他吹吹布毛,讓他開悟。

他頂禮,頂禮求師父說法。「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咳!這三歲小孩會說的話。」哈哈哈……,白居易不滿意,三歲小孩就會說的。

三歲小孩就會說的,「八十翁翁行不得」,八十老翁也沒做到,那是「諸惡莫作,眾善奉行。」。

所以在鳥窠,他這個還是平等的,吹布毛「諸惡莫作,眾善奉行。」。

而確實是三歲小孩會說,你叫他照所講的,他說得出來,而真正做到這樣子,八十老翁也做不到。種種惡都不做,種種善都奉行,很不容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3-11-2020 10:0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如何對治世間法的煩惱


( 問:如果碰到不如意的事,或是起煩惱的時候,應該是用阿彌陀佛的佛號去對治,還是用觀照去對治?或是其他什麼法門比較好?)


黃老答:沒有一定。你哪個用得慣,用哪個。


有的時候,這個用不靈,用另外一個換一換,這不是絕對的,要說起來,是念佛效果好一些。

它就是由於你在煩惱的時候,你還可能念;在煩惱的時候,你還能夠觀照,能有觀照的能力,那個高一步了。

因為觀照是清淨的事情,已經在煩惱之中,心裏已經很亂了,已經是瞋恨愚痴這些個居於主導地位,它在當家的時候,所以你才會煩惱,才會愁,總之是把這事情當真了,這個就是痴,愚痴嘛,或者生氣,或者種種的,都是在這個時間裏頭,你還能清淨地做觀、做照,這個比較難。

但在這個時候你相信佛的大慈大悲,我求佛救度,所以有的時候往往是在這種時候念佛特別靈。


房子著火了,地震了,什麼急難恐怖,往往這個時候念觀音就見到觀音了。

在這時候他求解脫這個念頭很簡單,我在煩惱,我很苦,不願意煩惱了,趕緊念阿彌陀佛、觀世音菩薩,念一陣。

這個誰都做得到,但是你但自歸命之後,無不得解脫者,解脫了。

所以好是都好,但是看來大家用得上,好用,還是念,就這一句。


觀比念難,但是觀的效果當然是好。

你要能觀,觀是已經在定,很清淨中的情況。

所以是我比較,在各個方面,還都著重在多用持名這個方法。

當然都歸一比較好,老用這一個法,這個法就熟了。

什麼事情一來,就想起這個法子,就把這個武器拿出來了,這個武器就很熟,很熟在急難的時候你就可以用得上。

所以就不妨歸一,大家用功都還以持名為主。


http://huangnianlao.net/?page_id=146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3-11-2020 10:0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13-11-2020 10:10 PM 编辑

( 問:在主管的位置,當屬下有些不合理的要求時,心裏就會起煩惱,可是又覺得應該保持心理平衡,要以慈悲心去對待,可是不稍微嚴格點,也不能管理。請問師父,我們在這方面應該怎麼對待,才不會矛盾?)


黃老答:對,這總之是一種慈悲心,是主要的。


所以菩薩也是「先以欲鉤牽,後令入正道」,觀世音菩薩是求財得財、求妻得妻、求子得子。

都應該清淨,他還直是想結婚,觀世音菩薩還是都答應他,是不是?所以這一點我們先要把它肯定下來。

但是「先以欲鉤牽」滿足他的願望,底下還是希望他入正道,不是希望他沒完沒了的老來要,當伸手派。

因此我們幫助一個人,我們要給他得到一些滿足,求財得財,求地位得地位,我們能夠啟發他,使他走上正道,能夠改正錯誤,這是更進一步的慈悲。


但是這個事情要在用慈悲心出發,是慈悲、同情、憐憫這個心出發,不是看著你有病,我只是覺得有點討厭,覺得這是你的缺點,只是教訓,這個倒有的時候就沒有一種感動的力量。

這個是應該的,我們是應該讓他要要求,有時候還需要現出金剛面目,都是。但是他內心是慈悲的。

所以種種的,可以有變化,但是內心要以「利他」為本,真實為了利他,所以你的這些思維要經過很細心的考慮,那麼你就可以真實達到這個目的,達到利他的目的。


所以既須要有些個讓,讓什麼呢?人只有這個水平,不能要求太高,所以要求別人不宜於太高,要求自己就不要太寬,這個把它調過來。

如果責自己寬,責人嚴,那就不是,那就要搞不好關係。責人寬一點,責己嚴一點,大家關係就會搞得好。

最後我們還不是只是一團和氣,只是大家就這麼……,還是很希望這樣子我們會盡忠告,朋友嘛,總算能夠勸善,這個就是很好的事情。

http://huangnianlao.net/?page_id=146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所属分类: 宗教信仰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18-4-2024 11:28 PM , Processed in 0.071993 second(s), 2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