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查看: 622|回复: 9

今日神州:中國進入高通脹時代。。。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2-11-2010 12:3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今日神州:中國進入高通脹時代
從「蒜你狠」、「豆你玩」、「薑你軍」、「糖高宗」、「油你漲」、「菜奴」到最新的「藥你苦」,層出不窮的新詞,看似調侃,但真實反映百姓面對百物騰貴的困境。

近日更出現新一輪的加價潮,食用油、白酒、快熟面等近日加價10%至20%。許多民眾聲稱「掙錢不夠花、活不起」。
中國國家統計局11月中發佈10月份宏觀數據,其中最令人關注的,就是居民消費指數(CPI)超預期的「破四」,同比上漲4.4%,大大高於市場預期的4%。
這個指標顯示中國通脹已確確實實地降臨;預示中國經濟「高增長、低通脹」的發展階段結束,「低增長、高通脹」階段降臨;同時預警至少3大風險,可能伴隨通脹而至。
百物喊漲,百姓叫苦
一股股漲價「寒潮」襲向中國,物價一片「漲聲」中,「今天啥便宜啊」已成為時下中國民眾見面的「問候語」。
美國《世界日報》社論指出,中國的通脹,具有濃厚的中國特色,當局迄今沒鬆口說通脹已降臨。但學界直陳通脹已臨,且是指數高企、性質嚴重的通脹。中國社科院學者徐奇淵的研究顯示,中國的CPI5年系統性低估超過7%,可以被視為調整的痕跡。
這意味著2007年至2009年期間,官方公佈的CPI指數被低估了。雖然國家統計局立即反駁這一研究成果是「主觀推斷」;但有經濟學者說,徐的指控保守,現在的通脹指數,其實已經不是倍數,而是數倍。
學界的言論,與百姓對通脹的「觀感」,就更加直白。民間的通脹反應五花八門,上海出現了所謂「CPI焦慮症」,在逆來順受中精打細算;深圳主婦跑到香港去買醬油以應對物價狂漲;北京出現所謂「海囤族」,即「海量囤貨抗通脹」一族。
除了這些刺激反應,另一種反應就是「儲蓄搬家」。中國各銀行的居民存款,在過去一月來大幅削減,顯示居民開始設法保值應對通脹。
通脹的說法還有爭議,通脹來因則爭論更烈,包括官方部門都在暗中互責,比較大的聲音,是說流動性的過剩、貨幣的寬鬆,帶來了通脹;但另一種聲音,則批評政府部門調控價格不力,市場供求關係調劑不當,為通脹推波助瀾;還有聲音在說,通脹主要毛病是輸入型,通脹最大危險來自熱錢。
中國式通脹難治
社論也寫道,在事實上,中國今天的通脹,來自方方面面的助推,比如中國社會貧富的畸型,造成大量財富集中在少數人手裡,而這些人又多是官商勾結,瘋狂炒作者,能從去年大蒜炒到今年蘋果。
另一個重要推手,是大型國有企業,特別是壟斷企業,這些企業佔有國民資源,只為部門和部分人利益服務,其追求壟斷利益、高額利潤,令市場供求出現畸變,物價急速狂漲。
中國的通脹來得如此的複雜,去得那麼的多變,是講不清,理還亂,難以治的東西。過去30年,中國的多次變局,中共的多次治亂,皆由通脹引發;這次通脹目前雖未到「惡性」階段,但已埋下重大風險的隱患。

16措施抑物價安民心
中國國務院辦公廳週六公佈通知,要求各地和有關部門採取16項措施,做好價格調控監管工作,穩定市場價格,切實保障民眾基本生活,保持社會穩定。

《關於穩定消費價格總水平保障群眾基本生活的通知》要求各地政府以經濟和法律手段為主,輔以必要的行政手段穩定物價。
這一通知從生產、銷售等方面確保居民生活所需要的基本糧食、燃料等物品價格平穩。另外,各地區根據實際情況,對優撫對像、城鄉低保對像、農村五保供養對像發放價格臨時補貼。
中國國務院發出這一通知前,總理溫家寶週三曾主持召開常務會議,討論穩定物價措施。
中國人民銀行也在週五晚間宣佈,從11月29日起,上調存款準備金率0.5%。這是11月第2度調升存準率,藉收縮資金抑制通貨膨脹。
市場一致預期中國在近期將持續緊縮貨幣政策。但金融界人士認為,這主要是為控制商業銀行信貸投放,而控制通脹只是間接目的。若想要根本性地解決通脹問題,則必須加息。

菜奴省錢攻略暴紅網絡
中國10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創下2年來新高,柴米油鹽醬醋茶無一不漲,「省錢」兩個字成了網絡上的關鍵字,民眾紛紛加入省錢一族,中國網民紛紛上網分享省錢妙招,現在還出現包括海囤族、便當族、團購族、爬網族等全面展開省錢大作戰。

臺灣《經濟日報》報導,中國網絡上一份「菜奴省錢攻略」最近走紅各大搜尋網站,一位四川成都的網友依照「菜奴省錢攻略」按表操課,奉行5元人民幣(2.35令吉)過一天原則,上班不再搭車,改騎腳踏車,每天避開菜市場的高峰時間,選擇快收攤時候「逢低買進」。
這份攻略還衍生出各種省錢怪招,如殺價最好避開老闆娘,選擇和老闆的成功率比較高,「男人通常不會斤斤計較」;更有網民提出「跟著天氣走」的方式,只要預報明天開始會下雨,今天就要多買一點菜,不然明天就漲價了;許多民眾提倡「在花盆里重種蔥蒜」,過著自給自足的方式。
除此之外,「理財帝教你人生新活法」也在網絡上暴紅,教導民眾如何對每個月的薪水進行「宏觀調控」,首先是妥善利用團購,小到香皂和衛生紙,大到裝修或旅行通通都是「團結力量大」。
再來就是囤貨,最近食用油和糖等不斷調高價格,所以計算好保存期限和所需的數量,先去大賣場把東西買回家。
上海的小梅以前下了班會約好友去卡拉OK唱歌,現在則在網絡上唱卡拉OK。只要在百度上開好想唱的視窗,大夥兒一起開視訊輪流拿麥克風,只需花費電和網絡就可以在家大展歌喉。
另外,北京的小徐過去不屑於記帳,認為「這是女人才會幹的事」,現在每天卻用網絡帳本計算當日的開銷,嚴格控制花出去的錢,成了名副其實的記帳族。

中國通脹禍延香港 學者倡買罐頭保值
中國通脹加劇,一衣帶水的香港也無可避免的受波及。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預計香港2011年通脹達5%,換言之,今日100港幣買到的東西,一年後要用105港幣才可買到。

對此,有學者建議民眾考慮買豆豉鯪魚、午餐肉、快熟麵囤積,原理等同買黃金,一樣有保值效果。若有電器需更換,也可提早選購,避免加價潮殺到。
香港《蘋果日報》報導,浸會大學經濟學系副教授巫伯雄說,由於香港各類日常食品由中國供應,若中國通脹,香港勢必受直接影響形成輸入性通脹,預期市民食物開支將會百上加斤。
中國國家統計局稱,食品價格大幅上升的原因有二,其一是國外農產品失收減產,令中國農產品在供求帶動下價格被推高。
另一原因是國內近期發生多宗自然災害,例如蔬菜供應重地海南發生洪災,更令新鮮蔬菜價格大幅上漲。
香港九罐頭洋酒伙食行商會副理事長李廣林披露,今年以來肉類罐頭批發價升5%至10%不等,「中國白米一直加價,今年初賣500港幣一擔左右,現在要520港幣」。他續指,各類由中國供應的糧油罐頭食品,未來一、兩個月仍有加價壓力。
恆生商學書院商學院院長蘇偉文則指人民幣升值,中國製造的食品會加價,「儲備午餐肉、豆豉鯪魚,跟買金保值同一原理,希望銀紙不要貶值」。
不過,東亞銀行首席經濟師鄧世安稱這類實物投資,中國早已出現,「他們囤積食物,引致部分食品被搶購一空,價格上升,此風可能會在香港蔓延」。

通脹危及中共政權
《世界日報》社論提到,這輪通脹若不認真梳理,可能誘發多重風險,其中較突出的風險,當有3個,分別是經濟、社會和政治。

首先在經濟上,可能誘發經濟的硬著陸甚至大雪崩。這是因為中國經濟看似已走強,其走勢還相當飄忽,4兆元人民幣(1兆8800億令吉)大投資負面效應漸次顯現,而10年經濟高增長的主要支撐房地產,可能在一輪通脹中如支撐力耗盡,房地產的崩塌就是經濟崩塌。
在社會層面上,眾所周知中共最大政治是「維穩」,「維穩」的主要招數是「花錢買穩定」。在花錢提升最低工資、基本就業保障的同時,花大價錢擴充警力。如此維穩,警權膨脹,法治變形,公安可以胡抓濫打,法院可以羅織罪名。通脹來臨,民怨四起,矛盾尖銳,分分鐘可能花錢買不出穩定。
最後是政治層面上,中國面臨著5年規劃帶出轉折關頭,更將進入人事大調整的關鍵準備期,就算治政理念可互相妥協,核心利益爭奪卻逐漸尖銳。通脹過去曾引出政治風波、代際更替,現在仍有同樣的可能。

農民囤積推高果價
「4塊錢人民幣,去年能吃最好的紅富士(fuji apple),換到今年只能吃爛蘋果了!」上海白領施小姐對於近日蘋果價格飛漲表示不滿,「好一點的就要7塊一斤,算下來一個大的就差不多要4塊錢,比進口的新奇士(Sunkist)橙、西瓜還要貴!」

中國物價飆升,不只芹菜、包心菜、薑蒜等蔬菜輪流被游資狙擊,連普通蘋果也被「炒到飛起」。據中國媒體報導,因為房地產投資被限制,股市沒有起色,導致大批游資湧向農產品。
據悉,10月蘋果豐收時,大批煤老闆、養豬大戶前往山東、甘肅等蘋果產地,坐等收購。而當地老農見到需求如此旺盛,索性學起發展商「囤貨」一招,遲遲不肯收蘋果,冀能通過「囤蘋果」等方法,再推高價格,多多獲利。
不僅蔬果,連豆腐等廉價食品的價格也貴得離譜。杭州朱女士說:「我今晚吃豆腐炒肉絲、芹菜等差不多3個菜,買菜七七八八加起來要20元,這點錢我去年可以吃兩頓了!」
另外,她補充,3年前街邊油條加燒餅,一份早餐一共才1元,如今單是油條一根已是1元。「要是去快餐店吃,要4塊錢!工資又不見得漲,股票也是說跌就跌,日子難過啊!」
——————————————————————
中国政府必须解决严重的通膨问题。。。否则民怨四起将会一发不可收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22-11-2010 10:3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革命之红旗 于 11-12-2010 11:16 PM 编辑

中國保證穩定物價
(北京22日訊)中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發改委)週一在官方網站發表文章稱,中國目前「完全有能力、有條件保持價格總水平的基本穩定」。

英國廣播公司(BBC)中文網報導,中國近幾個月來通貨膨脹逐漸嚴重,居民對物價,特別是食品價格上漲怨聲載道。
發改委表示,中國眼下物質基礎雄厚,各種糧食、肉類以及水果蔬菜等供應充足,儲備充分。當局顯然希望借此說服消費者不要因擔心物價上漲和供應不足等問題而恐慌購物。
發改委還承諾,會「根據價格上漲的幅度,增加對低收入群體的生活補貼,減輕價格上漲的壓力」。
同時,重申各地必須貫徹和落實國務院上周發佈的《關於穩定消費價格總水平保障群眾基本生活的通知》。有關通知包含16項措施,要求中央與地方、政府與企業、農業與工業多方聯動,穩定消費品價格,抑制通貨膨脹。
中國10月份通脹率達4.4%,是兩年來最高水平,其中食品價格上漲幅度高達10.1%。有分析認為,物價上漲問題已經威脅到中國的社會穩定。
各地積極穩定物價
連日來,中國各地積極採取措施,平抑物價,切實保障群眾的基本生活的情況。
在上海的一些菜場和超市,蔬菜價格已比前段時間有所回落。上海蔬菜價格近期回落,主要源於本地菜的供應量大幅上升。上海通過搶種蔬菜等措施,目前綠葉菜的種植面積提高了兩萬多畝;在增加供應量的同時,上海還通過降低菜場攤位費,降低商戶經營成本。
河北邯鄲市許多大型超市、菜市場與蔬菜基地簽訂了供應協議,降低成本,實現農田到超市的直接供應。在安徽歙縣,當地政府出資加蓋蔬菜大棚,租賃給菜農,引導他們多種蔬菜;雲南則與四川、湖南等省份簽訂區域合作協議,保障市場供應。
此外,為了穩定學校伙食價格,貴陽市內100多所學校與食品生產企業直接簽訂供銷協議,降低食品流通成本10至20%。在江蘇揚州、徐州等地也啟動物價補貼機制,對低收入人群發放補貼。
湖北、山東、遼寧等省物價部門啟動了價格監測預警機制,緊盯糧、油、肉、菜、奶等農副產品價格,並且加大市場的巡查力度,確保農副產品價格秩序穩定。

中國穩物價 收緊貨幣政策
(北京4日訊)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定調明年貨幣政策從「適度寬鬆」轉為「穩健」,中國國務院發展中心金融所所長夏斌表示,「國內通脹預期居高不下,貨幣政策已到了回歸穩健的節點」。穩健的貨幣政策,有利經濟持續發展。

北京的經濟分析人士指,這個重大政策調整,將給中國自身和世界帶來雙重積極影響。
新華社報導,中共總書記胡錦濤週五主持政治局會議,定調明年經濟工作重點,提出要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增強宏觀調控的針對性、靈活性、有效性。
此次政治局會議可視為即將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風向標,將為明年中央經濟政策定下基調。今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將於12月10至12日召開。
今年經濟過熱
自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以來到2008年,中國人民銀行一直推行「穩健」的貨幣政策。2008年金融危機後,人行開始實行「適度寬鬆」貨幣政策,使中國經濟在全球率先反彈,迅速企穩回升。
但今年,中國經濟出現過熱勢頭,最新公佈的中國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顯示,11月PMI達55.2%,較上月升0.5%,已連續第4個月出現上漲。
外界預計,11月的CPI(物價指數)將會升至4.8%左右,創年內最高值。
外界對貨幣政策轉向並不意外。今年來,人民銀行已5次上調存款準備率,並升息一次。央行高層對貨幣政策頻繁表態,也給政策微調打了「預防針」。
「過去兩年『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是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的非常之舉,中國經濟已經穩定回升,『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就應及時退出。」
另一方面,中央財經大學金融學院院長張禮卿表示,只有當貨幣環境回歸常態、資金價格保持在一定水準後,企業才會有動力進行技術創新,國家轉變發展方式的步伐才會加快。
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李稻葵認為,貨幣政策由「適度寬鬆」轉為「穩健」,可向市場傳遞出明確信號,通過保持貨幣信貸的合理投放,達到「穩定物價」的目的。
值得注意的是,實施「穩健貨幣政策」的同時,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還提出將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
報導也援引中國財政部財科所所長賈康指出,抑制通脹時,將面臨「穩定經濟成長」和「調整經濟結構」的任務,在貨幣政策回歸穩健後,財政政策有必要在一定時期內保持適度的擴張,加強結構調整,與貨幣政策「一鬆一穩」搭配發力,才能實現經濟平穩較快的發展。

中國近期連環出招,進一步調控及監管物價。上海部分大型超市和賣場近日推出以綠葉菜為主的單價1元人民幣的特價菜,受到消費者歡迎。

香港‧通脹升溫‧食肆料加價5至10%

(香港11日訊)中國11月通脹遠高於預期,香港餐飲聯業協會估計,香港食肆在通脹壓力下,明年首季將加價5至10%。香港餐飲聯業協會會長黃家和表示,租金及食材價格上升,加上來年實行最低工資,將令食肆經營困難。

他預期,香港食肆在明年第一季會加價5至10%,而全年則估計加價15%。


另外,港九罐頭洋酒伙食行商會副監理事李廣林亦表示,雞蛋、糖、罐頭等多類食品,於今年的加幅已超過一成。

但他預期,內地政府會出手壓制加幅過高的食材價格,盼能紓緩加價壓力。

星洲日報/國際‧2010.12.11


中國‧物價續飆漲‧百姓大喊吃不消

(中國‧北京11日訊)中國通貨膨脹情況加劇。國家統計局周六公佈的11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創新高,尤其食物類漲幅高達11.7%。民以食為天,如此高物價讓老百姓大喊“吃”不消。

11月通膨達5.1%


消費者物價指數(CPI)是觀察通貨膨脹水平的重要指標。中國政府原本希望將今年全年CPI平均漲幅控制在3%水平,但是在各種因素交錯下,最近半年來各地衣食住行樣樣都漲價,11月份通膨率更創下28個月來最高點,達5.1%。

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盛來運稱,通膨率創新高,主要由食品及居住價格上升帶動。他又指,穩定價格政策對本月及以後的消費價格穩定創造很多有利條件,雖然今年全年通脹升幅略高於3%,但亦在調控目標之內。

就拿重要的食材大蒜來說,從前1斤只要幾毛錢,目前上海市場價約每斤人民幣6塊錢,最貴的時候曾經漲到每斤15元,比豬肉還貴。

主管部門數措施應對

面對來勢洶洶的通貨膨脹壓力,中國各主管部門最近連連祭出因應措施,包括上調存款準備率0.5%,增加低收入群眾補貼、價格管制以及加強監管防止囤積投機等措施。

靠薪水過活、租屋而住的小田說,以前煩惱房價高不可攀、買不起房子,最近幾個月又加上吃的東西一直漲價,生活消費太貴,讓人縮衣節食的都快得憂鬱症了。

中國民眾因應高物價的方式則不勝枚舉,從改變消費習慣到囤積食物用品都有,為“貴”日子,做好各種準備。

資金氾濫有國內外因素

台灣經濟研究院研究六所所長楊家彥表示,中國資金氾濫嚴重,不僅有國外因素,也包括國內因素,預期人民幣升值、炒房等國內外資金匯集的結果,導致通膨壓力提高。

他指出,中國如果因天候異常,糧食價格飆升,預期心理一形成,通膨情況將很難控制。

中國定調“穩定經濟增長”
      物價指數調控或調至4%

中國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周五起在北京舉行,將對明年的經濟政策做出部署,控制通貨膨脹、調整貨幣政策及產業結構,是此次會議的重點議題。

據中國市場預期,明年的消費者物價指數調控目標可能調至4%,而經濟增長“保八”目標不變。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是中國每年最高層級的經濟工作會議,被各界認為是判斷中國當前經濟形勢和第2年宏觀經濟政策最權威的風向球。

中共中央政治局上月舉行會議,決定明年將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並強調“增強宏觀調控的針對性、靈活性、有效性”,這將成為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主旋律”。

據悉,在貨幣政策由“適度寬鬆”回歸“穩健”的同時,“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這一提法,也會被“穩定經濟增長”所替代。

星洲日報/國際‧2010.12.1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2-12-2010 11:2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革命之红旗 于 12-12-2010 11:26 PM 编辑

中國‧物價續飆漲‧百姓大喊吃不消
(中國)中國通貨膨脹情況加劇。國家統計局12月11日公佈的11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創新高,尤其食物類漲幅高達11.7%。民以食為天,如此高物價讓老百姓大喊“吃”不消。
消費者物價指數(CPI)是觀察通貨膨脹水平的重要指標。中國政府原本希望將今年全年CPI平均漲幅控制在3%水平,但是在各種因素交錯下,最近半年來各地衣食住行樣樣都漲價,11月份通膨率更創下28個月來最高點,達5.1%。
11月通膨達5.1%
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盛來運稱,通膨率創新高,主要由食品及居住價格上升帶動。他又指,穩定價格政策對本月及以後的消費價格穩定創造很多有利條件,雖然今年全年通膨升幅略高於3%,但亦在調控目標之內。
就拿重要的食材大蒜來說,從前1斤只要幾毛錢,目前上海市場價約每斤人民幣6塊錢,最貴的時候曾經漲到每斤15元,比豬肉還貴。
主管部門數措施應對
面對來勢洶洶的通貨膨脹壓力,中國各主管部門最近連連祭出因應措施,包括上調存款準備率0.5%,增加低收入群眾補貼、價格管制以及加強監管防止囤積投機等措施。
靠薪水過活、租屋而住的小田說,以前煩惱房價高不可攀、買不起房子,最近幾個月又加上吃的東西一直漲價,生活消費太貴,讓人縮衣節食的都快得憂鬱症了。
中國民眾因應高物價的方式則不勝枚舉,從改變消費習慣到囤積食物用品都有,為“貴”日子,做好各種準備。
資金氾濫有國內外因素
台灣經濟研究院研究六所所長楊家彥表示,中國資金氾濫嚴重,不僅有國外因素,也包括國內因素,預期人民幣升值、炒房等國內外資金匯集的結果,導致通膨壓力提高。
他指出,中國如果因天候異常,糧食價格飆升,預期心理一形成,通膨情況將很難控制。
再現“天價地王”
年底紛賣地趕達標增財收

曾因號稱“最嚴厲、最有力”樓市調控政策而沉寂一時的中國“天價地王”現象,在年底又在多個城市湧現。
本週內,北京、上海及深圳均出現“新地王”,其中北京一口氣拍賣6幅地,報價總和達“史上最高總價”238億2900萬元。天價地王再現,除勢必推高樓價外,也令中央房地產調控倍添阻力。
導致地王湧現的主要原因,與地方政府趕著完成年初制定的供地計劃有關。
每年初,各地政府均會定下當年的全年供地量,過去這種用地指標任務能否達標並不太重要。而今年中央調控樓市,使前10個月土地市場低迷,地方政府賣地意欲下降。
由於賣地所得一直是地方政府的主要財政來源,為了在全年結束前增加財政收入,地方政府多選擇出讓面積較大售價較高的優質地皮。可是,這種推地方式令天價地皮再現,變相推高周邊樓價,無疑是給中央樓市調控增加阻力。(馬來西亞星洲日報)
※注:100人民幣約合15美元

中國物價持續飆漲,創下2008年金融風暴來的新高點,迫使當局採取各種措施平抑物價。圖為合肥市一名超市店員更新物品價格。在食衣住行樣樣漲價的情況下,老百姓只能勒緊腰帶過日子。(圖:法新社)

除了物價狂飆,中國各大城市的房價也同樣屢創新高,讓普通市民只有“望樓興嘆”的份,距離居者有其屋的夢想越來越遠。(圖:法新社)
世華媒體‧2010.12.12

中國‧中央智囊:人民幣升值遏通脹‧經濟工作會議閉幕

(中國)為明年內地經濟定調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將於日內閉幕。明年內地的宏調重點將放在穩定增長、抑制通脹,由於國家統計局12月11日公佈11月份經濟數據反映內地通脹加劇,令市場對加息的預期更甚。不過,中央智囊、中央政策研究室秘書長趙濤撰文指出,可以透過“增加匯率機制靈活性”,藉緩解外匯佔款造成市場投放大量人民幣的壓力來紓緩通脹,顯示中央亦可能以人民幣升值代替加息來抑制通脹。

新華社屬下《瞭望》雜誌最新一期刊出趙濤的文章指出,國際貿易收支順差擴大,以及對人民幣升值預期的因素,致使國際游資通過各種途徑進入中國金融市場,加大“外匯佔款”,迫使央行投放大量人民幣,形成了流動資金過剩問題,進一步加大通脹壓力。所謂“外匯佔款”,指銀行收購外匯資產相應投放的本國貨幣,由於人民幣屬非自由兌換貨幣,引入外資後需兌換成人民幣才能進入市場,大量外資進入增加了貨幣需求量。

減少貿易順差
      監管外資流入

文章認為,要擴大對重要原材料、先進技術和設備等的進口,適當減少貿易順差。加強對外資流入的監管,防止投機性“熱錢”非法流入。穩步推進匯率形成機制的改革,增加匯率機制的靈活。

趙濤提出的其他應對通脹的措施還包括:及時運用存款準備金、公開市場操作等政策工具,高度重視M0,即流通中現金量的投放工作,逐步把貨幣供應量增速回落到合理水平。並在價格適當時,擴大對國內緊缺農副產品的進口,充實儲備,增強調節能力,平抑市場物價。

胡錦濤訪美前夕
     人民幣或升值

中央政策研究室的主要職能是負責制定政策及起草中央主要文件,作為中央政策研究室秘書長的趙濤過往曾多次撰寫文章,解讀中央的經濟政策。由於國家主席胡錦濤明年1月將訪問美國,有分析也指在其訪美前後,人民幣匯率可能再度升值。

不過,興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接受記者訪問時卻說:“人民幣升值針對是國外情況,但現時通脹問題主因還在國內。”而從12月11日公佈的經濟數據來看,消費物價指數(CPI)與生產物價指數(PPI)均高於預期,與其等明年人民幣升值,年底前加息更是迫在眉睫。

然而,國泰君安首席經濟學家李迅雷指出,前晚央行加存款準備金率,已是對CPI創新高的提前反應,短期內應不會馬上加息。

加息不加息
      中央陷兩難

過去兩個月,內地通脹壓力日益加重,但應否加息卻在外界頻頻熱議之中,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召開後,11月份經濟數據也公佈了,但央行也僅調高存款準備金率,傳說中的年內加息仍未有消息。

專家:加息恐招“滯脹”困局

大多數經濟學家都認同,加息、收緊銀根是打壓通脹最有效的工具。然而加息或從緊的貨幣政策雖可控制通脹,但同時對經濟增長打擊亦深。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吳慶便認為,緊縮銀根對物價的影響可能需一年才能見效,但經濟活動卻會即時減慢,如果現在加息,最惡劣的情況是通脹未壓下,經濟卻先低迷,陷入高通脹低增長的“滯脹”困局。

作為“十二五”規劃的開局年,明年中央將要確保經濟穩健增長,若加息力度拿捏不當,隨時“開門紅”不保。

此外,世界經濟環境不明朗也是中國加息考慮因素之列,縱使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表明全球經濟雙底衰退(Double dip)可能性極小,但若中國加息後再遭遇全球性經濟衰退,能否像2008年應對金融海嘯時推出4萬億方案成功救市,則是未知之數。

倘加息又升值
      出口業勢重挫

值得注意的是,明年1月國家主席胡錦濤將出訪美國,與美國總統奧巴馬(Barack Obama)見面,其出訪前後加快人民幣升值不無可能。但如果同時既加息又升值,將令出口業遭受毀滅性打擊,故此升值與加息如何取捨,也是要顧慮的因素。(香港明報)

中國內地今年通脹加劇,安徽合肥有市民參加招聘會,希望求得更高薪的工作以改善生活。如何抑制通脹已成為中央明年經濟工作重點。(圖:新華社)
世華媒體‧2010.12.1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3-12-2010 11:2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革命之红旗 于 13-12-2010 11:32 PM 编辑

中國‧中央經濟會議主打穩物價‧學者:下月CPI若超5%‧加息機會大
(中國)為期3天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12月12日在北京閉幕。會議指出,明年宏觀經濟政策的基本取向要積極穩健、審慎靈活,把穩定物價“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並“把好流動性這個總閘門”。內地學者對記者指出,明年是“十二五”的啟動年,中央政策優先強調管理通脹與流動性,是“務實”表現;至於治通脹招數,中央仍傾向通過增加市場供給等方法降低通脹預期,但若下月CPI數據仍高於5%,加息恐在所難免。
國家主席胡錦濤、總理溫家寶12日分別在會上發表講話,總結今年及十一五時期中國經濟社會發展取得的成就,分析當前國際國內經濟形勢,並闡述明年經濟社會發展主要預期目標和宏觀經濟政策。減少依賴出口增強內需,是內地調整經濟結構的大方向。今次會議便提出,明年經濟工作的總體要求是,以“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主線”,“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增強宏觀調控的針對性、靈活性、有效性,加快推進經濟結構調整,大力加強自主創新,切實抓好節能減排,不斷深化改革開放,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鞏固和擴大應對國際金融危機衝擊成果,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促進社會和諧穩定。”
強調把好資金流動總閘門
會議提出明年經濟工作的6項主要任務,其中第一項即是“加強和改善宏觀調控,保持經濟平穩健康運行”,“重點是更加積極穩妥地處理好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調整經濟結構與管理通脹預期的關係,“把穩定價格總水準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在財政政策上,會議強調地方政府不得胡亂借錢搞大型項目;在實施穩健貨幣政策上,會議強調要“把好流動性這個總閘門,把信貸資金更多投向實體經濟特別是‘三農’和中小企業”,同時繼續“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準上的基本穩定”。
十二五首年
嚴控政府亂借錢

復旦大學經濟學院副院長、金融學教授孫立堅對記者說,因為明年是“十二五”的首年,通常外界以為中央會更強調產業結構轉型、可持續發展、民富等戰略內容,並意味高投資增長、高信貸,“但這次會議更為‘務實’,中央意識到如果忽視當前國內外宏觀經濟環境中面臨的複雜挑戰、不能遏制通脹和泡沫問題,5年戰略就根本沒有保證,甚至成果也會被吸掉。”
孫立堅說,中央今次非常強調管好物價與流動性問題,提出“堅決防止借‘十二五’時期開局盲目鋪攤子、上項目”,並會引導資金往新興戰略的實體產業中去,而非樓市、投機農產品等領域,以控制泡沫。他說,當前通脹問題嚴重,主要來自於流動性氾濫和物價上漲預期兩方面,鑑於加息會導致熱錢湧入等負面效應,政府正通過增加市場供給、尤其是嚴打農產品投機等手段,希望降低百姓囤貨心理、管好物價,“但若下月CPI數據繼續往上走,加上馬上過年過節,加息的可能性就很大了,除非CPI回落到4.7%、4.8%”。
學者:穩健不代表收緊銀根
對於中央提出“積極穩健、審慎靈活”的宏觀經濟政策基本取向,孫立堅說,穩健不代表收緊銀根,亦不等同於緊縮貨幣政策,而是“總量”概念,“比如一旦美國認為量化寬鬆政策導致資金過度流出,要以加息手段拉回資金,勢必導致發展中國家的熱錢大退潮,這時我們的‘穩健’政策,就會變成注入資金及寬鬆貨幣政策”。
薪俸稅率明年有望下降
12月12日閉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除了談論貨幣政策要以穩健為主,也提到要繼續實施“積極”財政政策,利用調節稅率和公共開支等手段,發揮財政政策在穩定增長、改善經濟結構及促進社會和諧等方面的作用,一邊保持財政收入穩定增長,一邊下決心壓縮一般性支出,厲行節約,同時勒令地地方政府要做好債務管理,不得胡亂融資搞項目。
中低收入者可望少交稅
內地的個人所得稅率最高達45%。有內地傳媒便透露,為減輕工薪階層的稅賦壓力,國家最快可於明年推出“個稅改革”方案,其中最受惠的,是中低收入者的稅率可望減低。
據報導,稅改方案並沒有提高起徵點,而是選擇等同於降低稅率的方案,令減稅力度更明顯。
第一級稅階料由500升到2000
目前中國個人所得稅為9級累進稅率,由5%至45%不等,個人所得稅免徵額為2000元(人民幣,下同),第一級是扣除2000後,在500元以內按5%稅率徵稅;第二級是在2000元以內按10%徵稅;最高是10萬元或以上,稅率達45%。
報導稱,稅改方案會將9級縮減至6到7級。第一級有望由500元調到2000元,對應5%的稅率。下一個級距則可以到2萬元,這個區間適用10%的稅率,這樣稅率相當於降了一半。(香港明報)
※注:100人民幣約合15美元



為期3天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12月12日在北京閉幕。會議提出明年經濟工作的6項主要任務,其中第一項即是“加強和改善宏觀調控,保持經濟平穩健康運行”,部分重點是把穩定價格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圖:法新社)
世華媒體‧2010.12.12

中國‧穩定物價遏制通膨‧中國明年致力改善民生

(中國‧北京12日訊)中國明年在保持經濟強健成長的同時,也將全力遏制通貨膨脹。

備受矚目的中國中共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星期日在北京閉幕,會議也提出明年在改善民生上做實事。


會議指出,各地區一定要從本地實際出發,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合理確定發展目標,更加注重增長質量和效益,更加注重促進就業和改善民生,切不可盲目追求高速度。

一連3天舉行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明年宏觀經濟政策的基本取向要積極穩健、審慎靈活,重點是更加積極穩妥地處理好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調整經濟結構、管理通脹預期的關係,加快推進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把穩定價格總水平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會議又提出,明年在改善民生上,要紮紮實實辦教育、就業、社會保障、醫療、住房保障等幾件實事。

國家主席胡錦濤、總理溫家寶均在會上發表重要講話。
星洲日報‧2010.12.1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4-12-2010 11:3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革命之红旗 于 15-12-2010 11:37 PM 编辑

中國‧人大財金高官語出驚人:中國陷滯脹‧經濟明年或見底
(中國)“明年中國面臨更為複雜的局面,完全有可能經濟滯脹將進一步加劇,2011年,中國或將面臨二次探底。”全國人大財經委副主任委員賀鏗“語出驚人”,指今年下半年中國經濟已進入滯脹期,具體表現為經濟增長受影響難以提高、物價水平高、失業率高,並建議採取穩健的財政政策及靈活的貨幣政策。
68歲的賀鏗去年曾因在參加央視《面對面》節目時,批評政府炒地,自揭靠工資自己也買不起房子而聞名。《廣州日報》引述他12月12日在北京的2010年恩比特(新智庫)經濟論壇上作出上述預測。他分析,有別於發達國家所表現出的經濟低水平、高通脹、高失業率的“滯脹”定義,中國經濟發展水平長期保持在10%以上增長,“假如明年GDP(國內生產總值)目標定在8%,CPI(消費物價指數)放寬為4%。那麼,如果兩個數值都兌現,對中國而言,就是滯脹。”賀鏗認為,滯脹讓中國經濟陷入兩難境地,“如果遏通脹,就容易導致經濟進一步下滑,而如果刺激經濟,又容易導致通脹加劇。”
對於造成滯脹的內因,賀鏗分析,“中國長期採取積極財政政策,特別是2009年實施的財政政策導致政府赤字1.05萬億,採取的貨幣寬鬆政策也使新增貸款規模達9.6萬億,這種凱恩斯式的財政投入和擴張顯然不可持續,一旦回復正常,問題就會出現。”外因方面,與會的中國外匯管理局(SAFE)副局長鄧先宏表示,由於國際上的投資大量湧入,進一步加大通脹壓力,將對金融市場造成較大衝擊。
賀鏗認為,“十二五”期間的政策組合方式應為穩健的財政政策及靈活的貨幣政策,尤其在匯率方面應保持穩定,而銀行利率應在有條件的情況下靈活調整、市場化,不能使長期存款的居民負利率。
官方智囊頻出
為加息降溫

在通脹壓力下,市場加息預期較高,但多名官方智囊頻為加息擔憂降溫。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李稻葵預測,通脹高企不會持續,因此央行沒必要進行大規模、迅速的緊縮政策,利率上調也不必過急過猛;原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專家委員樊綱則稱,儘管目前中國部份銀行存款準備金率已高達18.5%,但與其他國家情況不同,中國的存款準備金率仍有提高空間。
掀以物易物風抗通脹
內地通脹日高,以貨易貨“換客”人群大增。內地最大的易貨網站“換客中國”網統計,網站日瀏覽人數較去年同期翻了一番,達萬人以上,易貨成功數亦大增近4倍。
物價飆升,但民眾薪金卻未能追上。如何計劃開銷、節儉用度,成為當下民眾心事。網民“chen”9月加入“換客”一族,她說,瘋漲物價,即使面對喜歡的東西,只能望而卻步。
“換客中國”網站長蘇明憲介紹,客人多集中於20至30歲之間,多為學生、工作年資較短的白領。交換物品多集中於鞋、飾品、電子產品等。他說,“換客”人群增加,主要源於物價飛漲,民眾謹慎購買。
“物價上漲,致使這些收入不高,或無收入人群,被迫走進‘換族’行列。”他亦表示,年初以來,“換客中國”網日趨增多,“近兩個月人數增長更加迅速。”每日瀏覽量達萬人以上,交換成功數亦達每日百宗以上,而去年同期僅為4000人,交換量不足20宗。
但由於網上交易缺乏法律監管,一旦出現糾紛不好處理。作為“換客”的周先生坦言,近期以一個新袋換取一件風衣,“換到的是一件破舊衣服,只好扔掉”。(香港明報)
世華媒體‧2010.12.14

中國‧易貨網站成交數量大增‧人民以貨易貨抗通膨

(中國‧北京14日訊)中國通貨膨脹日高,越來越多人以貨易貨抗通膨。中國最大的易貨網站“換客中國”網統計,該網站日瀏覽人數較去年同期翻了一番,達萬人以上,易貨成功數亦大增近4倍。

物價飆升,但民眾薪金卻未能追上。如何計劃開銷、節儉用度,成為當下民眾心事。網民chen 9月加入“換客”一族,她說,瘋漲物價,即使面對喜歡的東西,只能望而卻步。


“換客中國”網站長蘇明憲指出,客人多集中於20至30歲之間,多為學生、工作年資較短的白領。交換物品多集中於鞋、飾品、電子產品等。

他說,“換客”人群增加,主要源於物價飛漲,民眾謹慎購買。“物價上漲,致使這些收入不高,或無收入人群,被迫走進‘換族’行列。”

他亦表示,年初以來,“換客中國”網日趨增多,近2個月人數增長更加迅速。每日瀏覽量達萬人以上,交換成功數亦達每日百宗以上,而去年同期僅為4千人,交換量不足20宗。

高官:明年經濟更艱巨

另一方面,中國全國人大財經委副主任賀鏗再次“語出驚人”,聲稱明年中國面臨更為複雜的局面,完全有可能經濟滯脹將進一步加劇,2011年,中國或將面臨二次探底。

68歲的賀鏗去年曾因在參加央視《面對面》節目時,批評政府炒地,自爆靠工資自己也買不起房子而聞名。
星洲日報/國際‧2010.12.1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6-12-2010 11:1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物價暴漲百姓叫苦 勞資糾紛衝擊中國
(北京16日訊)中國社會科學院週三發佈最新一份《社會藍皮書》,直言物價及房價高企連帶影響民眾對政府施政滿意度。再加上,近期勞資糾紛現象頻現,有學者警告若問題持續,不排除有民眾以極端手法向更弱勢社群報復,影響社會穩定,呼籲政府做好預防工作。

綜合報導,《社會藍皮書》(下稱藍皮書)指出,金融危機對民生的負面影響今年逐漸浮現。今年中國經濟雖逐步回暖,但當局需警惕物價升幅,嚴重影響民眾生活,特別是低收入者。
藍皮書認為,城鄉居民對生活日益不滿,首先是市民在職業、社會保障、娛樂等的生活指標滿意度均跌至2006年以來最低水平;其次,人們對物價波動承受力下降。
對政府管治失信心
值得注意的是,市民對政府管制亦意見不小。藍皮書指出,今年城鄉居民對國家經濟形勢的評價小幅下跌,對政府管理經濟、國際和社會事務的信心全面下挫;甚至對國家的國際地位優越感,也從2006年至2009年連續上升趨勢下跌,與2006年持平。
雖然藍皮書列明,今年中國人均生產總值約近4000美元(1萬2560令吉),但藍皮書主編、中國社科院社會學所所長李培林直言,分析社會生活變化時,不能只看平均數,很可能大多數人仍活在平均數以下。
香港《文匯報》報導,藍皮書指出,近年來中國的社會收入差距一直在擴大。目前,反映收入分配差距的總體基尼係數在0.5左右,遠遠超過了國際公認的0.4的警戒線水平。
貧富懸殊超警戒水平
據稱,1984年的中國總體基尼係數大約僅0.26,在短短20多年內,中國已由收入分配比較平等的國家進入到收入分配最不平等國家行列。
基尼係數是國際上常用的一種收入差距的測量指標,其數值在0至1之間。數值越高,收入分配的不均等程度越高。
按照國際通常標準,基尼係數在0.3以下為最佳的平均狀態;在0.3至0.4之間為正常狀態;超過0.4為警戒狀態;達0.6則屬於危險狀態。

中國的貧富懸殊已達到警戒水平,專家警告,政府若讓問題惡化,將會影響社會穩定。

官民對抗社會不穩
(北京16日訊)研究中國問題的北京理工大學教授胡星斗指出,物價上漲變相掠奪百姓財富,使更多人幸福感下降,直接導致老百姓對當局不滿,從而令整個社會不穩定,對抗加劇。

他警告,現時百姓與政府還只是懷疑、不信任或暗中對抗,未達到失控地步,但若當局不作出如增加公民權利等行動,未來社會風險將更大,甚至引發官民公開對抗。
社科院的《社會藍皮書》也特別提到曾經轟動中國的富士康員工14跳自殺事件,以及連串校園血案,藍皮書主編李培林教授指出,上述事件反映社會基層問題急需解決,否則情況會惡化。
李培林認為,富士康事件顯示中國勞動力供求關係已出現較大變化,由於農民群體老齡化,勞動力轉移成本過高,而現在的企業更加喜歡招收17至25歲青年,這就產生了勞動力匹配的問題。如何讓這些勞工正常表達其利益訴求,處理勞資糾紛經驗還不足,加快形成關於集體勞動糾紛協商機制,就顯得更為急切。
此外,今年年初,廣東、福建、江蘇等地連續發生校園血案,兇徒因對社會不滿而向弱勢的小孩子施毒手。
李培林指出,這反映了社會底層處於絕望狀態,以反社會行為,特別是向更弱勢群體報復,對社會危害很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楼主| 发表于 3-1-2011 01:0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革命之红旗 于 7-1-2011 11:02 PM 编辑

中國2011物價吹漲風
(北京2日訊)剛踏入2011年,中國已漲聲四起,不僅各種奶類製品、白酒和咖啡等食品不約而同漲價,連化妝品、車用石油氣都加入漲價行列。網民揶揄:「以後開門七件事要多加一件,就是漲!」

綜合報導,食品是漲價潮的重災區。廣受家長關心的奶類製品,包括鮮奶、芝士等漲不停。
在山東濟南的超市,有家長發現部分雀巢奶粉從每罐220元人民幣(103令吉)增至250元人民幣(117.5令吉)。姓趙的母親抱怨說,兒子每月吃4罐奶粉,要多花120元人民幣(56令吉)。有母親大嘆:「受不了漲價壓力,寶寶要節食了。」
知名連鎖咖啡店星巴克也從元旦起調整價格,星冰樂系列產品每杯漲價1至2元人民幣(47至94仙),意大利咖啡也漲2元人民幣。不少咖啡店也考慮跟隨。
廣州德士加燃油費
在中國號稱「白酒一哥」的貴州茅台酒,出廠價格也大漲20%,漲幅是10年來最大一次。其中,53度飛天茅台,有商家已漲價400元人民幣(188令吉)。這對面臨通貨膨脹、又要年節送禮的民眾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
除了食品,部分進口化妝品也漲了10至20%。有專櫃小姐稱,化妝品大多選在接近農曆新年加價。但有購買化妝品的女顧客則稱,習慣使用適合自己皮膚的化妝品,加幾十元其實影響不大。
此外,從週六開始,在廣州坐德士,每程要多付1元至2元人民幣的燃油附加費。因為全市的車用石油氣零售價,從每公升3.63元升至4.5元人民幣。部分漲價轉嫁給消費者。這是廣州自2005年11月推出燃油附加費後,第4次調整燃油附加費。德士司機埋怨:「我們只是替油站賺錢。」

從元旦起,在廣州搭德士要多付至少1元人民幣的燃油附加費。

中國飲品新春後漲價
(北京7日訊)中國上海飲品市場又醞釀加價潮,百事可樂、娃哈哈等已調高旗下部分產品出廠價,零售商雖暫未跟隨,但業界預計,漲價潮將在農曆新年後出現。

飲料業分析師陳靜表示,飲品行業價格集體上漲,主因是在通脹壓力下,運輸、包裝、人力等各項成本增加。
業內人士指,飲品業去年最大成本壓力是糖價及滌綸粒子(合成纖維物料)上漲,這兩類原材料的價格全年上漲逾60%,佔飲品整體成本80%左右。
業界人士表示,災害天氣引發的減產,給囤積炒作帶來機會,令製造果汁的主要水果價格飛漲,「去年山東、陝西、甘肅主產區的蘋果大量減產,山東的減產量高達25%」。目前蘋果市場價格較去年同期高一倍;柑橘類水果也因去年初寒流及後期的水災而減產15%。
由於農曆新年期間飲品消耗量大,不少廠商不敢輕易在春節期間調整零售價,擔心一旦競爭對手不跟隨,自己會吃虧;但等到今年2、3月,企業使用高價果汁等原料的成本壓力將顯現,飲品業或將迎來集體加價潮。
一些附加值較低的,如普通礦泉水,漲價幅度在5%為合理範圍;附加值較高的如營養飲品,漲幅可達1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3-1-2011 11:5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需求暴漲,中國搶糧 
(北京23日訊)中國去年主要農產品進口增幅突顯;其中玉米進口量較2009年爆增約18倍,小麥進口量也大增36%。反映出中國對農產大宗物資的需求不斷升高,以及市場資金流動性的充裕。分析師稱,這些因素恐再次墊高中國今年度農糧進口量。

此外,中國對農產品的龐大需求,也讓美國、巴西、加拿大、澳洲等農業原物料大國最受惠。近日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訪美,即大手筆採購300萬公噸的大豆,總金額高達18億美元(55億800萬令吉)。
《華爾街日報》報導,中國海關總署週五公佈數據顯示,中國去年進口玉米157萬噸,較2009年成長18倍,遙遙領先各項農產品進口量的成長幅度。
民間和出口商的估計,中國今年可能會進口玉米達200萬噸。相較之下,2008年、2009年的玉米進口量分別只有4萬9000噸、8萬3000噸,成長幅度相當驚人。
展望未來,渣打銀行經濟學家王志浩表示,中國糧食生產率的增加,可能會在未來幾年減緩,使得玉米成為進口量增加的「明顯候選人」。
另外,中國農業部副部長危朝安也表示,2011年進口玉米的需求將更高,原因是為了滿足中國日益增長的肉食需求,大型養豬場的興建將越來越多(玉米是豬的飼料)。
穀糧需求驟增
除了玉米,中國海關總署數據顯示,去年中國進口小麥120萬噸,較2009年成長36%。預估今年進口將達到145萬噸。
一位知情人士透露,以國有糧食貿易商中糧集團為首的中國買家,已購買4船飼料小麥,約20萬噸;他還補充,澳洲各大小麥出口商皆參與這次與中國買家的談判。
至於大豆方面,去年中國大豆進口量達到史上最高5480萬噸。預估今年將突破6000萬噸,再創新高;中國對於棉花的進口也大幅增加,去年為280萬噸,較2009年成長86%;去年中國糖進口量也增加66%。
稻米可說是最受中國政府保護的糧食,但去年進口量增至36萬6000噸,較2009年成長近2萬9000噸,增幅約8.6%。
值得注意的是,從中國媒體報導來看,官方數據並沒有包括經由南部國境運至中國的走私稻米。

去年中國大豆進口量達到史上最高5480萬噸,預估今年將突破6000萬噸。

中糧設蔬菜國家隊 
(北京23日訊)去年中國蔬菜價格飆升引爆物價狂漲,為了避免重蹈覆轍,中國央企、也是中國最大糧食通路中糧集團今年準備成立蔬菜產業事業部。

中糧集團董事長寧高寧週五在該公司內部會議上直言,該集團將成立「蔬菜國家隊」,不僅肩負協助政府穩定蔬菜價格的重任,也順勢切入中國蔬菜產銷領域的佈局。
事實上,在歷經去年菜價大漲的慘痛經驗後,今年中國由中央至地方各級政府,無不卯足全力緊盯菜價的調控,甚至不惜補貼通路商及零售商,以求菜價回落。
相關措施的確暫時發揮效益,最近兩個月,中國的蔬菜價格一度由高位回落至連夏秋盛產季節都難以到達的價格谷底。
不幸的是,甫進入2011年度,隨著各地的持續嚴寒,加上各地交通因寒害導致蔬菜輸出的通道全面癱瘓,中國近期各地菜價再度劇烈回升,政府對菜價的調控成效宣告前功盡棄。
早先對蔬菜產業鏈虎視眈眈的中糧集團,有可能在2011年度全面進入種菜領域,並配合其本身龐大的物流體系,在中國各地建設多個蔬菜中轉銷售基地。
對於上述說法,多位中糧集團有關事業部門負責人在面對媒體求證時默認,中糧集團的「蔬菜國家隊」在今年成軍的機率並不低。惟市場人士說,目前中糧集團切入種菜業務的想法有沒得到中國高層進一步的授意尚不得而知,後續發展仍有待觀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5-1-2011 09:1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随着这几年全球环境气候的恶化,粮食短缺和连带的通货膨胀危机势将席卷全球经济民生。所谓覆巢之下无完卵,你我不管身在何处,必将深受其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2-5-2011 01:3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你们不要乱说,根据这里的中国网友的反馈,中国人民现在很辛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24-4-2024 02:30 PM , Processed in 0.068002 second(s), 2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