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600|回复: 14
|
科学家小传之(科学小百科)--->更新--->< 外來生物入侵地球 >
[复制链接]
|
|
資料陸續上傳..提供科學內容與大家分享.:
(目录)
1. 水餃煮熟為何會浮起
2. 生蛋和熟蛋如何分辨
3. 為何手泡水太久皮膚會皺
4. 糖水為何比較難結冰
5. 熱漲冷縮..玻璃杯遇熱裂開
6. 冷光的運用
7. 超高壓的運用
8. 年齡會增加,老化並非必然
9. 閃電
10.最早被發現的反物質-正電子
11.美麗的極光
12.什麼是..幹細胞
13.我們為什麼會變老
14.智商的形成
15.餿水發電
16.奈米科技
17.為什麼會流眼淚
18.為什麼剝洋蔥會流眼淚
19.人類的指紋為何不同
20.電冰箱原理
21.光碟片種類與差異
22.使用微波爐為何要灑水
23.為何交通號誌都是紅黃綠
24.外來生物入侵地球
<< 感謝 軒羽 熱情提供 >>
<<資料提供︰老王育樂館>>
[ 本帖最后由 k1f2 于 18-10-2006 02:33 AM 编辑 ]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3-10-2006 07:0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水餃煮熟為何會浮起 >
如果你是北方人,你一定喜歡吃餃子,那麼有個關於餃子的問題你回答得出來嗎?
為什麼生餃子剛倒進鍋裡去的時候都會沉下去?這是第一個問題。為什麼餃子煮熟以後會浮起來,並且只有浮起來的餃子才是煮熟了的?這是第二個問題。為什麼餃子冷了以後,又要重新沉入鍋底?這是第三個問題。你想想看,怎樣回答?
生餃子倒下鍋以後,它的比重比水要大,所以就沉下去了。這確是一個普通的問題。但是煮熟以後為什麼又會浮起來呢?原來,隨著爐子的加熱,鍋中的水和餃子都慢慢地熱起來了。我們知道熱的物體是要膨脹的。餃子和水也不例外。不過物體受熱膨脹的程度是不同的,有的東西膨脹快,有的
東西膨脹慢。餃餡和餃子皮的膨脹速度就比水來得大,它們的體積很容易地就增大了許多。這一點,你一定很清楚,熱餃子確是脹得飽飽的,比生餃子大得多。但因餃子的重量並未增加,而體積增大以後,單位體積的重量就減小了。根據阿基米德原理,浸沉在水中的餃子會減輕重量,減輕的重量與和它同體積大小的水的重量相等,這個失去的重量,就是水對餃子的浮力。既然餃子體積大了,所以在水中失去的重量也大,也就是水對餃子的浮力比生餃子的浮力大。比原來大的浮力去浮起重量沒變、體積變大的餃子,當然就不成問題了。所以,只有在餃子煮熟時,即餃餡和餃皮都充分膨脹以後,才能浮起來。吃浮起來的餃子,當然不會有吃到半生不熟的顧慮了。
餃子煮熟浮起來以後,當它稍冷的時候為什麼又沉下去了呢?原來膨脹快的東西,也一定收縮得快。當水冷下來以後,餃子的收縮要比水的收縮大得多。收縮以後的餃子,單位體積的重量又增加了,水的浮力也減小。減小後的浮力,已經不足以浮起重量沒變、體積變小的餃子,餃子便沉入鍋底了。
沒想到就在餃子沉浮這樣一個小事情中,還有這麼多的大道理。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3-10-2006 07:1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生蛋和熟蛋如何分辨 >
怎樣分別生蛋和熟蛋呢?
有一個廚師,買來一百個雞蛋。他把一半煮熟了,放在另一隻盤裏。可是,不巧給一個新來的廚師搞亂了,他把生雞蛋和熱雞蛋都混在一起。
「真糟糕」新廚師搔著頭皮說道,「這……這該怎麼辦呢?」
「不忙。」老廚師道,「我有辦法把熟雞蛋挑出來。」
老廚師說完話,就把雞蛋拿到桌上一個一個轉起來。他一邊轉,一邊說:「瞧,這個會旋轉的,是熟雞蛋,這個不太會旋轉的,轉一兩下就停止了,就是生雞蛋。」沒有多久,老廚師就把生雞蛋和熟雞蛋都分開了。
老廚師是完全正確的。這個祕訣在哪兒呢?
祕密就在於:雞蛋煮熟以後,蛋白和蛋黃都凝固在一起,成為一個類似固體的東西。旋轉的時候,整個雞蛋就能跟著施力產生的力矩方向旋轉。但是,生雞蛋裏面的蛋白和蛋黃都是液態的,當它旋轉的時候,液體的蛋白和蛋黃,由於內部液體旋轉的慣性作用與外殼不一致,因此就阻礙了蛋殼的轉動,故轉一兩下就停止了。所以,熟雞蛋會旋轉,生雞蛋卻不會旋轉。
< 為何手泡水太久皮膚會皺 >
為什麼洗完東西或洗澡後,手泡水太久就會皺皺的呢?
由於身體內的液體濃度較淡水為高,因此當手指頭浸在淡水一段時間,水分便會流入皮膚的表皮細胞,細胞因此發脹而變形。
相反,由於身體內的液體濃度較海水為低,當我們在海中游泳,水分便會從表皮細胞流出體外,細胞亦因而收縮變形。
此外,皮膚底層有一束束的、富彈性的蛋白質跟表皮細胞是緊密的黏在一起的,致令手指頭的皮膚收縮或發脹不均勻,因而出現皺皮的現象。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3-10-2006 07:1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糖水為何比較難結冰 >
冬天。每當橋面上結上一層薄薄的冰的時候,往往會給上下橋的車輛帶來許多麻煩,於是人們不得不在橋面上撒下一些黃沙,來增大車輪與地面之間的摩擦,避免發生一些意外的事故。
可是這並不是根本解決問題的方法。因此假如人們事先確切地判定了晚上氣溫要急劇下降的話,常常有意識地在必須日夜通車的橋面上,撒上一些食鹽。難道是要用食鹽來代替價錢便宜的沙土嗎?當然決不是那樣,否則這種嚴重的浪費現象,是不被容許的。
那麼這是什麼緣故呢?原來這是應用物理知識避免冰凍產生,以保護路面免受損壞的一項措施。因為誰都知道,在一般情況下,水在0℃時候就會結冰,如果在水裏面溶解有某種物質的話,它的冰點就會降低,食鹽是一種很易溶解於水的物質,當水變成為食鹽溶液的時候,它的冰點就降低到-20℃左右,也就是說它要到零下20℃才會結冰,非常明顯,假如不是撒上一些食鹽,而撒的是黃沙的話,那麼路面早就冰凍了。
懂得了這個道理,你就明白為什麼冬天放了糖的水不易結冰的原因了,這正是糖的溶解,降低了水的冰點的緣故。可是夏天在製造冰棒的時候,冷凝器裏的溫度比冬天的室溫要低得多,通常都保持在-10℃以下,而含有少量糖分的水溶液,在稍低於0℃的時候,就能夠凝固了,這就是為什麼在冬天放了糖的水不會結冰而在夏天卻還能製成甜冰棒的緣故。
< 熱漲冷縮..玻璃杯遇熱裂開 >
冬天沖開水的時候,常使杯子破裂,可真是一件麻煩事。
可是你不要以為用厚的玻璃杯就可以避免這樣的意外,事情恰恰相反,越是厚的玻璃杯,越容易爆破。原來,爆破的原因,是由於玻璃不均勻的膨脹。把開水沖到杯子裏的時候,杯子的內層先受到熱,立刻就脹大了,而它的外層還是冷的,沒有脹大,這樣裏面的玻璃拚命往外擠,玻璃杯就擠破了。薄的杯子,因為它的內層和外層較易同時熱,較易達到同樣的脹大,這樣就不易破裂了。
但是,在嚴寒的時候,由於杯子的外層的溫度太低,即使是薄的玻璃杯,有時也還是?a生不均勻的膨脹,把杯子炸破。要避免這種情況,也很簡單,只要先把杯子在溫水中浸一浸,這樣沖開水的時候,杯子內外層的溫度不致相差太大,也就不會破裂了。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3-10-2006 07:1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冷光的運用 >
鄉村的夏夜,景色是迷人的,不僅天空有繁星,窗戶裏透出燈光,而池畔草叢裏,還有閃閃流螢。你去捉一隻螢火蟲仔細看看,它尾部點著一盞明亮的燈。要是普通的燈火,你一摸保證燙手,可是螢火蟲的燈光卻是冷的。原來使螢火蟲發光的,是它身上的一種發光物質....螢光素氧化後,再和螢光素酵素發生作用的結果。
天氣潮濕或者下著濛濛細雨的黃昏,在曠野裏常常可以看到一粒粒或一團團藍綠的火光,大家叫它「神燈」或者「鬼火」。神和鬼當然是沒有的,它是沼氣和磷化三氫的產物。這種鬼火你看得見,卻不太容易捉住,如果捉住了,不過是些黏稠稠的東西,一點兒也不熱。
無論螢火蟲的燈或是「鬼火」,都是化學作用的結果,可是都不發熱,所以這種光我們叫它「冷光」。
發冷光的東西多著呢。小鬧鐘或是有一些手錶,不是在黑暗裏能看得出綠瑩瑩的指針和數字嗎?但是鬧鐘和手錶上的冷光,劫和螢火蟲的發光又不同了。這是一些放射性質和受到放射物質作用後能發光的化合物混合配製成功的東西。
你知道嗎?日光燈也是冷光呢。日光燈要是沒有燈管上面那層白色的發光物質,你只能看到一點藍幽幽的水銀蒸氣,它只是依靠了水銀蒸氣發出的紫外線激發那層螢光物質,才顯得那麼明亮的。
利用電子激發、電場激發或者基本粒子激發,也能使許多物體發出冷光來。在未來,也許有這樣一種房子,一到黃昏,房間裏自然而然會明亮起來。可是你去找找看,一盞電燈也沒有。原來房間內壁是用能發冷光的物質製造成功的。
< 超高壓的運用 >
在自然界裏,一萬米深海的壓力大約是一千個大氣壓,地心壓力大約是二百五十萬個大氣壓,太陽中心壓力又比地心壓力大十萬倍。
可是你知道一個大氣壓有多大?它約等於在一平方米的面積上堆滿一萬公斤東西的重量。
人類為了獲得高的壓力作過不少的努力。在二十世紀頭十年,已經得到了三千個大氣壓,1914年得到了一萬二千個大氣壓,1935年得到了八萬個大氣壓,1940年得到了十萬個大氣壓,而現在,應用在生產線上,已經應用到五十萬個大氣壓,壓力的最新紀錄是五百萬個大氣壓。
人類如此熱心地追求更高的壓力,難道祇是為了打破紀錄嗎?不,高壓,特別是超高壓,已成為改造自然、改造物質的一種新的巨大的力量。在自然界裏,物質的性質有一些是很好的,有一些不是人們所滿意的。例如大理石雖然很漂亮,但可惜太脆弱了,經不起什麼打擊,鋼材雖然很硬,但又太重了,怎樣才能根據人們的意願任意地改變物質的特性呢?這可以說是人類長期以來的理想。
自從超高壓出現以後,這個理想才逐步被實現起來。人們用超高壓改造金屬,得到了很大的成功。金屬經過拉絲以後,表面的堅固性增加了,但變得很脆,為了消除這個拉絲以後留下的毛病,就要退火,但退完火後,又大大地損失了堅固性,這真是難以兩全的事。怎麼辦呢?把拉絲工作放在超高壓的監視之下來進行吧。果然,用八千個大氣壓所壓出來的鋁絲,強度比在通常大氣壓下所拉出來的鋁絲大一倍,而沒有變脆。用五萬個大氣壓所壓過的鋨,要比非常堅硬的鉻還堅硬。在三十萬個大氣壓下,純鐵的堅固性要提高幾萬倍。
不僅金屬很聽壓力的話,就是非金屬也是如此,像大理石、岩鹽等這些很脆的材料,如果我們把它放在二萬至二萬五千個大氣壓的液體中處理一下,能失去脆性,而理得特別堅固了。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3-10-2006 07:1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年齡會增加,老化並非必然 >
其實生命科學界對老化的研究已經有很長的歷史了,而且大家的共識也越來越指向基因控制的理論。但是到現在為止,各個實驗室的研究都只看到自己實驗室裡某一種動物的生、老、病、死,只知道龜可以活得很久,而果蠅的壽命就只有幾個星期。老鼠、貓、狗、猴子、猩猩、人,各有各的老化歷程,好像很難兜在一起,所以很難回答共同機制的問題。常常在一種動物的研究裡所找到的老化相關的蛋白質變化,在另一種動物中並沒有相似的變化,尤其當使用的測量方法都不盡相同的情況下,就更沒有結果和解釋的交集了。
美國史丹佛大學一群科學家最近就完成了一項突破性的研究,他們想如果問題是產生在只使用單一動物的困境,那為什麼不用同一個客觀的測量去做「跨動物」的老化研究呢?打破各個實驗室的限制,打破所使用動物的限制,也打破了方法上的限制,他們使用了可以偵測到細胞或組織裡蛋白質產量的微列陣(microarray)分析儀,去做「跨」動物的比較研究。
他們檢測果蠅、老鼠細胞裡的基因所產生的蛋白質數量,看看哪一組基因的活動量因老化而產生差異;他們也從81位年紀由20~80歲不等的人身上,拿到了肌肉、腦和腎臟的組織,來加以比對和分析。果然在所有被檢測的動物及人類的組織裡,他們發現了有一組基因,在年老的時候活動力特別低,這一組基因建構了所謂電子傳遞鏈(electron transport chain),在細胞的粒線體中負責產生能量。毫無疑問的,這一個共同機制的發現,對今後老化歷程的研究,將有很大的影響。
因為它提供了一個「跨屬」(包括各種動物)的客觀指標,可以相互參照,它更點出來這個指標比「生日」(幾歲了?)對老化更有實質的意義。在那81位年紀不等的人的檢測數據中,如果有個60幾歲的人看起來活力十足,比實際的年紀年輕20歲,他的這一組基因的蛋白質產量,果然是和一般40幾歲的青壯年的蛋白指數相當;另一位40幾歲的人看起來未老先衰,他的這個基因的蛋白指數,果然是等同於一位60、70歲老人的基因所產出的量。
根據這個指標,這批科學家的另一發現是各個不同生物屬的老化速率(即由出生到開始衰微的時程)各不相同,但一旦老化的機制開始啟動,本來維持相當固定的蛋白質產量,就忽然間開始減產了,好像工廠就要關廠了。這一個發現很有意思,因為它告訴我們,在我們眾多的基因中,確有一組基因組,有如一間房子的管理員,他負責讓這間房子有足夠的能量,來維護安適家居的各項功能;一直到有一天,他忽然決定離家出走,不再照顧房子,那間房子就開始這裡破、那裡漏,慢慢的也就垮了!
問題是什麼因素使管理員願意在龜殼中住很久,而在果蠅中卻待不了幾星期呢?到目前為止,什麼是這組老化基因啟動的原因,仍然沒有解答。
人類似乎是唯一能夠延緩老化啟動時程的動物。根據一份歷史資料的統計,在2000年前的希臘,人們平均壽命不超過40歲,到了文藝復興時代,平均壽命就延長了10年,比較20世紀前後一百年,歐洲人的平均壽命也由55歲增加到65歲,有些國家的人甚至超過70歲。如果我們看看台灣,光復前到現在,也由差不多60歲增加到逼近75歲,婦女甚至已達80歲左右。
好像人類的科技文明,確實在把掌管老化的基因之啟動期往後拉;當然科技的進步使我們更健康,更能提升免疫力,也使我們有更好的居家環境,以抵制自然界的災難。但除了這些物理性和生物性的增強之外,也許訊息量的增加,也會使腦神經的活動越來越不知「老之將至」。我想下一波的研究,就要把認知能量和老化基因啟程之間的關係釐清。也許科學上不停進展的老化研究,有一天也會減低(或完全去除)老化的必然性吧!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3-10-2006 07:1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閃電 >
第一個記載有關閃電的研究是在18世紀中葉由班傑明‧富蘭克林(Benjamin Franklin)。在此之前的150年,人們已瞭解藉由摩擦兩種不同的物質可將正負電荷分開來,並儲存在簡單的電容器(primitive capacitor)中。提到富蘭克林大家想必聽過他在雷雨中放風箏的故事。富蘭克林在後來的實驗中發現,若將一根長鐵桿與地面接觸,鐵桿在雷擊之後會靜靜地將雷電導引至地底下去,頂多只出現一些火花。於是乎有避雷針的發明,使得人們可藉以避免雷擊。
閃電,一般最常發生於雷雲(thundercloud)之中,它是閃電的最大製造者,閃電也曾發生於晴朗的藍天,因而有晴天霹靂一詞。無論如何,雷雲與閃電有著最密切關係的。當空氣上方有乾冷空氣,而下方有濕暖空氣時,由於下方的濕熱空氣密度較低,他們會迅速往上升,而上方密度大的乾冷空氣往下降。在這些水滴或小冰粒摩擦碰撞的過程中,於是帶有電荷。這樣的型態時常發生於冷鋒與暖空氣之交界處,或者當地面受到太陽強烈曝曬後,地面將熱量傳給附近低層的空氣。
典型的雷雲雲頂高度約8-12公里。由於溫度梯度與重力作用,雷雲中有強烈的擾動,包括風、水和冰,使得雲中的水滴或冰粒帶有電荷。典型的情況是雷雲上半部帶正電荷,下半部的帶電淨值為負。在雷雲的底部有少部分正電荷存在。整朵雷雲像一個電偶極(dipole)。
由雷雲產生的閃電有四種型態:第一種是雲層內部的放電現象(Intracloud discharge),佔所有閃電的絕大部分;第二種是雲對地面的的閃電(Cloud-to-ground lightning),這是最廣為研究的類型,因為它們對人們的生命財產有極大的威脅性;第三種是雲與雲間的閃電;最後一型為雲對周圍空氣的放電現象(air discharge),通常發生在雲頂。
“閃光”(a flash),這是一整個放電過程(total discharge),時間約可持續0.2秒,一次閃電是由多個閃光所組成。一個閃光又可由三至四個稱為“一擊”(a stroke) 的放電單元所組成,每一擊持續的時間約為幾十個毫秒(millisecond)。而每一擊是由一個光度較弱的先遣放電過程(predischarge),稱為“先導過程”(leader process)與伴隨而來的回擊(return stroke)所構成。先導過程是由雲層傳遞至地面;先導過程之後是一個快速的、高亮度由地面傳播至雲層的回擊(return stroke)。每次閃光的第一擊,其先導過程稱為“階梯先導”(stepped leader)。階梯先導開始於雷雲下半部之負電區與底部的零星正電區之間局部的電崩潰(electrical breakdown),這使得原先存在於冰粒或小水滴上的電荷更加活潑(mobile),最後雲底的負電荷產生了足夠的電場,可以開闢一條通路到達地面,這個通路稱為階梯先導。 階梯先導一般的平均速率為1.5×105公尺/秒,約為光速的兩千分之一。若雲底的高度是3公里,那麼階梯先導從雲到地面將花20毫秒的時間,其平均電流約為數百安培,這路徑的半徑約在1到10公尺,將傳遞約5庫侖的電量至地面。
回擊(return stroke)是跟在階梯先導之後,當階梯先導之通路接近地面就像放了一根導線,強大的電流以極快的速度由地面流至雲層。這一個過程,稱為回擊,約需70微秒的時間。回擊的平均速率約為光速的三分之一至十分之一,典型的回擊電流強度約為一至兩萬安培。回擊的亮度相當耀眼,電流很快達到尖峰值(所需時間小於一毫秒)並持續幾毫秒,再落到峰值的一半,並再持續20至60微秒,然後電流減弱到幾百安培,並持續幾個毫秒。回擊的通路(channel)溫度可高達約30000°K,高溫使得通路中的氣體膨脹,於是使得通路急速膨脹,其膨脹速度超過音速,於是產生了音爆,這就是我們聽到的雷聲(thunder)。
閃電是發生於一瞬間的,然而在這麼短的時間內,閃電已在雲層與地面之間來回穿梭多次。從十九世紀末對閃電的研究蓬勃發展至今,閃電對人類而言,仍是具有強大摧毀力、不可捉摸的。經過一百多年的研究,人們對閃電的瞭解,仍相當有限。這個領域,仍有待去開發與努力。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3-10-2006 07:1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最早被發現的反物質-正電子>
最早被發現的反物質, 是與電子帶有相反電性的正電子(positron). 而且有趣是這種粒子是先由理論預測他的存在, 然後才在實驗中被發現的.
1928年, 狄拉克在他的電子理論的計算中, 預言有一種帶有正電而且其他性質與電子相同的粒子-正電子, 成為當時粒子物理實驗的熱門話題.
1931年~1933年, 安德森在宇宙射線(cosmic ray)的研究中發現一個不尋常的現象, 那就是在雲霧室(cloud chamber)的照片中出現一種帶有正電的粒子. 而且其質量遠小於質子的質量.
我們知道, 帶電粒子在磁場中軌跡會彎曲, 而由軌跡彎曲的程度, 可以推得粒子的質量大小. 安德森由實驗照片圖中軌跡的曲率估算, 這種粒子所帶的質量遠小於當時已知的帶正電粒子-質子, 而質量大約與電子相同(當時的實驗給了一個質量上限 m< 2me-(電子質量))
安德森的實驗剛好驗證了狄拉克的理論, 也是人類第一次看到反物質的存在.
根據後來物理學家對宇宙射線以及粒子物理的瞭解, 安德森實驗中所發現的正電子, 是由高能的光子(photon)碰撞到空氣中的電子或質子而產生的:
< 美麗的極光 >
極光,是太陽發出的高速帶電粒子(太陽風)被地球磁場捕獲,在極區上空與大氣分子產生交互作用,所產生的發光現象;隨著高空的風飄動,形成美麗又變幻莫測的光之舞。在離地球南北極圈附近約一百公里以上的高空,釋放出相當於一百萬兆瓦電力的光芒,編織出一道道藍綠、紅或黃的光河與光幕。極光以古羅馬神話裡織架女神的名字-歐若拉(Aurora)來為其命名。
極光的出現和太陽黑子活動有明顯的關聯,太陽黑子的數量由多變少,週期約為十一年。下圖一為中興大學研究生林致君在加拿大白馬市〈Whitehorse〉攝氏零下三十八度的環境下,使用Sony數位相機拍攝,拍攝日期為2003年1月23日,正值太陽黑子活動極大期過後不久,仍可感受到高潮迭起的極光秀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3-10-2006 07:1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什麼是..幹細胞 >
幹細胞 ( stem cell ) 是身體各組織的原始細胞,具有無限制分裂能力,同時
亦可分化成特定組織細胞,它是一群尚未完全分化的細胞,具有變成其他
種類的細胞,並能自我更新能力的細胞,就是幹細胞。
由於幹細胞有分化成其他正常組織器官的能力,且取自於本身,對於
病患本身是無害的。因此將這些具有療效的幹細胞,放置到病患體內時,
它們便能夠與身體共存,並長時間有效地治療病患,逐漸形成正常的身體
組織,以替代已受損的部位。
例如:臍帶血中的造血「幹細胞」( STEM CELL ),是人體製造血
液及免疫系統的主要來源,如紅血球、白血球、淋巴球等,可以用來治療
血液、免疫系統及代謝方面引起的疾病。
< 我們為什麼會變老? >
● 老化是複雜的...
老化是複雜的生理變化,各種研究所見,老化包括腦灰質縮小、生長激素分泌減少、器官功能(如心、肺、腎)衰退、關節肌肉退化無力、骨質疏鬆、記憶力喪失、心理憂鬱等。老化原因依不同層面粗淺解說如下:
(1)DNA的修護出差錯,引起細胞功能出差錯或喪失。
(2)細胞的終端(Telomerase)愈來愈短而死亡:細胞染色體短柱頂端有終端(Telomerase),終端因細胞每次分裂而減短,最後它因不能再縮短,細胞因而不再分裂,破壞而死亡。
(3)自由基:細胞內粒腺体應用養分與氧產生能量,同時也有自由基的副產品,這個自由基化母結構不穩定,而侵襲細胞其他結構,如細胞膜內之脂肪肝層之電子,因而損傷細胞。
(4)生長激素分泌減少和其他荷爾蒙如異構男性脂酮(Dehydroepiandrosterone)簡稱DHEA-黑色素激素(MelaTtonin)、動情激素(Estrogen)分泌減少。
(5)長壽基因改變。
變老的特徵?
頭髮:營養頭髮的細胞萎縮,頭髮變灰、白、粗、掉落、禿頭。
眼:瞳孔放大縮小控制光線進入眼底之能力減退、晶體變厚、調 節晶體之肌肉收
縮、聚焦能力減退而無法看清近物。晶體變濁成白內障,黃斑(Macula)退化導致視力減弱。
耳:聽力30歲逐漸減退,耳膜與中耳聽骨彈性喪失,男性比女性聽力減弱早且嚴重。
大腦:大腦萎縮,90歲時大腦容量只剩5-10%,記憶中心的海馬體也損傷,腦室變大。70歲以後解決難題的能力變鈍。個性不變,如果30歲時毛躁,7C歲也是愛發火。
心臟:年紀大,心臟壁變厚,心肌變厚,必需用力收縮壓縮血液到身體各處。
胰臟:細胞對胰島素反應遲鈍、應用糖分能力衰退,容易被誤診是糖尿病。
卵巢:5O歲停經缺乏雌激素,而高血壓、心臟病開始快速發生。男性3O歲以後睪丸素緩慢下降,80歲的男性中80%有前列腺肥大。
關節:磨損、裂傷產生退化性關節炎,容易僵直,活動時會疼痛。
動脈:動脈硬化、動脈粥腫產生、彈性喪失、血壓上升、使血管破裂或發生血栓、栓
塞症,因而引發中風。
肺臟:細支氣管彈力喪失、吸氧、呼氣無法完全。80歲時的肺活量只有20歲時的40%,咳嗽困難、橫隔膜乏力。
骨質疏鬆:骨的小樑骨變少而疏鬆,35歲起骨質逐漸流失,女性停經後流失更嚴重。
橫紋肌:肌肉體積減少,每10年減少5至10%,70歲的人手握力只有30歲時的四分之
三。規則運動可減少肌肉衰退。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3-10-2006 07:2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智商的形成 >
決定智商的 ~~ X染色體 ~~ 很重要滴
據說決定智商的八對基因全部都是位於 X 染色體上面,然後男生是 X Y,
X 是來自母親,Y 是來自父親。
所以男生的智商全部都是來自母親的遺傳 。
然後女生是 X X,所以女生的智商是父親跟母親各有一半影響。
然後說,因為女生的智商是父親母親都有影響,所以會有中和的效應。
所以女生智商的分布會呈現自然分布 ( normaldistribution ),就是倒鐘狀,中間最多,兩邊較少。
然後男生因為是完全只受一方影響,所以男生智商分布會呈現在偏向在兩個極端。
也就是說,男生天才比女生多,但是同時,蠢材也是男生特別多。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什麼?
1、「你要判斷一個男生聰不聰明,看他媽媽就知道了。」
2、 然後我們用機率來算:生男孩的機率 = 1 / 2,生女孩的機率 = 1 / 2。
生男孩的時候,母親對於男孩智商的影響力 = 1。
生女孩的時候,母親對於女孩智商的影響力 = 1 / 2。
所以說母親跟父親對於下一代智商的影響力 ( 期望值 ) 的比例是:
(1*1/2) +( 1/2*1/2) :( 0*1/2) +( 1/2*1/2) = 0.75:0.25 = 3 : 1 = 母:父
所以說, 如果你:
1 、是男生,如果你覺得你很笨的話。你千萬要娶一個聰明的女生來 !
這樣你小孩翻盤的機率還有七成五,人生還是充滿了希望。
2、是女生,如果你覺得你很笨的話,糟糕了~ 因為,你翻人家盤的機率有七成五 ...
3 、當你看到一個男生很聰明的時候,則, 他父親很聰明的機率是 0 %
( 應該說,就算他父親很聰明,也對他是沒有影響的 ), 可是他母親很聰明的機率是100%。
所以說,如果你在考慮要嫁給一個很聰明的男生時,你就要小心他媽媽,可能會是一個很會算計的婆婆。
反之,當你看到一個男生很笨的時候,沒錯,他通常會很有錢,這是上帝的安排,上帝為了不讓人類滅亡,所以他會讓很笨的人很有錢,這樣他才能娶到聰明的女生來增加翻盤的機率。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3-10-2006 10:2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餿水發電 >
洛杉磯展開一項嘗試計劃,
將食餘轉化成電力.
這項計劃主要是用在洛杉磯國際機場,
並受到許多國內及國外團體的注意.
如果成功的話, 將可同時解決食餘及能源的問題.
洛杉磯機場(LAX)每天產生7800頓的食餘.
其中100,000磅尚未食用的食物每年做為慈善之用.
但是回收食餘則需要新的步驟.
計畫中的作法如下:
1.食餘將集中到處理工廠, 加水製成餿水.
2.將餿水加熱至華氏131度, 餿水則會分解產生二氧化碳和甲烷.
3.將甲烷引入發電廠, 用來產生電力.
4.剩餘的固體廢物可用做肥料, 廢水則加以處理, 做為灌溉之用.
洛杉磯機場已經使用處理過的廢水做為灌溉之用,
省下來的水夠200個四個人的家庭一年之用.
這項計項會找出最適合的分解食物的條件,
之後便可以被大規模的使用.
< 奈米科技 >
奈米 (nanometer)是一個長度的單位。1奈米 = 十億分之1米(10-9 meter),約為分子或DNA的大小,或是頭髮寬度的十萬分之一。
奈米結構的大小約為1 ~ 100奈米,即介於分子和次微米之間。在如此小的尺度下,古典理論已不敷使用,量子效應(quantum effect)已成為不可忽視的因素,再加上表面積所佔的比例大增,物質會呈現迴異於巨觀尺度下的物理、化學和生物性質。
以無人不愛的黃金為例,當它被製成金奈米粒子(nanoparticle)時,顏色不再是金黃色而呈紅色,說明了光學性質因尺度的不同而有所變化。又如石墨因質地柔軟而被用來製作鉛筆筆芯,但同樣由碳元素構成、結構相似的碳奈米管,強度竟然遠高於不銹鋼,又具有良好的彈性,因此成為顯微探針及微電極的絕佳材料。
奈米結構除了尺寸小之外,往往還擁有高表面/體積比、高密度堆積以及高結構組合彈性的特徵。所謂的奈米科技便是運用我們對奈米系統的了解,將原子或分子設計組合成新的奈米結構,並以其為基本「建築磚塊」(building block),加以製作、組裝成新的材料、元件或系統。因此,在製程的觀念上,奈米科技屬於「由小作大」(bottom up),與半導體產業透過光罩、微影、蝕刻等「由大縮小」(top down)的製程相當不同。
奈米科技涵蓋的領域甚廣,從基礎科學橫跨至應用科學,包括物理、化學、材料、光電、生物及醫藥等。例如奈米科技專家利用一種一端呈輪狀的合成酵素來驅動微型螺旋槳,製造出大小僅十幾奈米的分子馬達,成為分子機械上的一大突破。又例如IBM已成功地採用半導體碳奈米管製成場效電晶體,並進一步製作出單分子邏輯閘,是為分子電子學上的一大進展。
在產業方面,奈米科技已經被公認為21世紀最重要的產業之一。從民生消費性產業到尖端的高科技領域,都能找到與奈米科技相關的應用。例如有名的「蓮花效應」(lotus effect)是指荷葉由於表面的奈米結構,因而具有抗水防塵的自潔功能,這個特性能用來改善高科技的戰機雷達天線罩,也可以運用來生產自潔玻璃及奈米馬桶等民生用品。
總之,人類文明在歷經前兩個世紀的機械、電子乃至於資訊科技所帶來的工業革命,第四次工業革命的腳步儼然已隨著奈米科技的興起而到來,且由於其涵蓋領域甚廣,潛在的影響範圍遠超過半導體資訊產業,因此目前世界各國無不競相投注大量的人力與資金進行相關的研究開發。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3-10-2006 10:2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為什麼會流眼淚 >
為什麼會流眼淚?
當我們情緒激動時 ,不管是快樂或傷心,腦部處理情緒的特定區域會特別活躍。
因而剌激到自主神經系統,令淚腺分泌淚液的速度加快。
所以不論是快樂還是悲傷,雖然腦海中浮現的經驗及感受不同,但流出來的眼淚都是鹹的。
眼淚是鹹的,因為成分中有鹽份。
< 為什麼剝洋蔥會流眼淚 >
剝洋蔥時,洋蔥組織會釋放出一種「蒜胺酸酶」這種酵素,這酵素會將胺基酸亞碸轉換成次磺酸。次磺酸再重組成(SPSO),就是這個化學物質引起流眼淚的。
當角膜偵測到角膜上有SPSO後,便會引發刺痛感覺,讓淚腺分泌淚液洗掉刺激物。
解決洋蔥淚的問題,可以在切洋蔥前先加熱,破壞掉蒜胺酸酶這類酵素。
< 人類的指紋為何不同 >
指紋由遺傳影響,由於每個人的遺傳基因均不同,所以指紋也不同。
也有環境因素,在母親腹中的胎兒由第六個星期開始,手腳會有活動,而皮膚的真皮層尚在發育階段,當手指觸碰其他地方時,真皮層的組織就會改變,指紋也隨之改變。因此即使是同卵雙胞胎兄弟或姊妹,其指紋也不一定相同。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3-10-2006 11:4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電冰箱原理 >
夏日炎炎,從冰箱裡拿杯冰淇淋吃,真是快活。但是,你有沒有想過電冰箱的結構呢?為甚麼它的背面總是黑色的呢?
電冰箱的運作基於兩個物理學原理。首先,當物體由液態轉變為氣態時,液體的溫度會停留在沸點,直至液體完全蒸發掉。在這個相變的過程中,物體要吸收一定的能量,這個能量就叫做「潛熱」。另一方面,假如在高壓的情況下,物體的沸點便會上升,本來氣化了的物質也可能因此而變回液體,並且把潛熱釋放出來。
電冰箱有一條管道,一部分在冰箱內,一部分在冰箱外。管道裡面有一種特別的物質,這種物質的沸點很低。管道的底部有一個泵,使物質不斷地在管道裡循環。管道上面的部分有一個狹窄的小孔,減慢了外露管道之中物質的流速,當中的物質因而受到很大的壓力。物質在這個範圍沸點上升,由氣體變成液體,把潛熱釋放出來。當物質通過小孔進入電冰箱的內部時,壓力會減少了許多,沸點回復到先前較低的水平,物質便由液態轉變為氣態,並且會吸收電冰箱內的熱能 (潛熱),使冰箱內的溫度降低,達到了冷凍的效果。
另一方面,由於物質在電冰箱外面要把熱能散發出去,所以便要塗上黑色,因為黑色的物質放出較多輻射,把熱能散發。而且,管道周圍也加上了許多面積大的金屬片,目的也是為了方便散熱。
< 光碟片種類與差異 >
不同的光碟片差別在哪?
水藍片、黃金片、白金片哪裡不一樣呢?
1.金片:這是四種片子中最早期的產品,也是最貴的,但是貴並不一定就好,貴的原因是它含有金的成份,所以它貴,它的優點是保存性是四種片子中最高的,聽說可以到100年(我不知道,誰能活到那麼久?),缺點是貴、對燒錄機的雷射功率要求高。
2.藍片:這種片子特點是便宜,也是它的優點,最大的缺點就是保存性差,對燒錄機的雷射功率要求比金片還高。
3.白金片:和水藍片一樣是比較後期的產品,優點是保存性高、可抗紫外線、價錢合理、對燒錄機的雷射功率要求低,要真的挑缺點的話那只能說它對燒錄機的雷射功率要求比水藍片要高一點了。
4.水藍片:和白金片一樣是比較後期的產品,優點是價錢合理、對燒錄機的雷射功率要求為四種片子低中最低的,燒錄出來的片子反射率最好,要真的挑缺點的話那只說它保存性比白金片差一點了。
有人可能會問,什麼叫"對燒錄機的雷射功率要求",在此我說明一下,燒錄CD我們可以把它想成在刻東西,只是不是用刀,而是用燒錄機的雷射頭來"刻片",雷射會在空片材質表面刻上極小的孔洞(也就是資料),如果材質比較軟的話(像水藍片),而燒錄機的雷射頭老了,雷射功率下降了,也還是可以燒錄(可以想成鈍刀刻軟木),也就是說,水藍片基本上面言最不會挑片(指正常情況,但也有例外)。
至於"燒錄出來的片子的反射率",有些人常常抱怨燒出來的片子到一些音響或光碟機不能讀,這不是"挑片",這是燒錄出來的片子的反射率的問題,你可以把它想成雷射在刻孔洞(也就是資料)時的深度,深度越深,自然越多音響或光碟機能讀(尤其是老的機種),這取決於二種東西,空片的材質、燒錄機的雷射功率。
我們也常常聽到有關A級、B級、甚至C級的空白片,這是什麼意思呢?我說真的,事實上,在工廠的分類只有三種,A級、B級,及廢片,我一一來說明:
A級:最高等級(廢話),所以當然也沒有什麼好說的。
B級:其實大家都對B級有所誤解,所謂的B級只是經過工廠挑片機(沒聽過吧)的嚴格機器測試所選出來的第二級的片子,至於有多嚴格呢?在一百片中如果都照正常方式燒錄,"最多"只能壞二片,而且外觀(也就是肉眼所見)絕對不能有瑕疵,夠嚴格吧!所以以一般燒錄來說,A級、B級是沒有差別的。
廢片:你可能會問我,廢片和C級有什麼不同,其實也沒什麼不同,都是工廠認為不能賣的,外觀有瑕疪的,要作廢的片子,只是C級有再"稍稍"的挑過一下,把沒有嚴重瑕疪的片子挑出,至於這種片子值不值得買,那就見仁見智了。
接下來是最重要的部份,如何去買適合自己用的空片,其實說實在的,要一個人在賣空片的門市(或網路上)由數十種的空片挑出自已合用的空片,真的也是有點難,而且最重要的是每一個人的機器都不一樣,在A系統中可以燒的很好的空片,在B系統中可能壞片一堆,真是傷神,在這里提供幾種方法供大家參考一下:
1.先由知名的,朋友推薦的片子開始用,知名的有philips的水藍片、RICOH的白金片,初買燒錄機的朋友可以由這二種片子開始用看看。
2.如果用的很順的話,下次可以買一些其他的版面的片子,記得,不要買多,除非你真的認為這一種片子很適合你的系統,先買個五片、十片試看看,如果不錯再多買,對大家都有個保障,我們真的不鼓勵各位朋友去那種一次要求你買很多(五十或一百以上)的片子的片種,這樣的冒險不值得,寧可花比較貴的價錢買個幾片,再以便宜的價錢多買不是很好嗎?
3.不要隨便換版面,因為同樣的版面大部份都是同一家工廠,同一種等級的片子,如果你用的很順,那何必換呢?
4.除非你對這家商店有信心,否則不要買沒有印刷(銀面)的片子,因為那種片子的生產工廠時常在換,而且品質也不一定好,最重要的是沒有印刷面來保護,片子很容易壞。
5.不要買太便宜的片子,因為那大多有問題,你可能會問我,要多便宜的片子才算"太便宜的片子",如果片子低於11元,那可能就要小心了,便宜沒好貨是千古不變的道理,當然也有便宜而且很好用的片子,不過問問看你週圍買過11元以下的片子的朋友,你就了解了。
6.儘量在同一家店買空片,如果你和老闆熟的話,自然有問題也比較好商量,這種情況每天在全省各地發生,希望大家不要因為貪便宜而吃大虧。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4-10-2006 06:4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使用微波爐為何要灑水 >
為什麼有些食物放進微波爐前要灑一些水在食物上
微波爐加熱的原理,是以爐內的真空管,通上電後會產生約一千瓦特的微波。
食物內如水、脂肪、醣、蛋白質等,會與微波的正、負極產生相吸相斥的作用,而以非常快速的速度震動,相互摩擦、踫撞而快速加熱。
以微波撞擊物質中所含的水分子,使水分子振動、產生高熱,來加熱食物,就是微波爐加熱的原理。
像是麵包等水份較少的食物,因不易吸收微波,溫度較難上升,如果持續加熱,會變得愈來愈硬,甚至會燒焦。所以灑一些水在上面,會提高麵包含水量。
< 為何交通號誌都是紅黃綠 >
為什麼交通號誌都是用紅、黃、綠三色?
用這三色來作交通訊號,是配合人的視覺機能。在人的眼睛視網膜內,含有桿狀和三種錐狀感光細胞。
桿狀細胞只能分辨出光暗,對黃色的光特別敏感。
而三種錐狀細胞則分別對紅光、綠光及藍光最敏感。
這些錐狀感光細胞連到腦部兩組對立細胞,一組令我們能分辨紅色與綠色,另一組則令我們能分辨黃色和藍色。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8-10-2006 02:3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外來生物入侵地球 >
瘋蟻(Crazy Ant), 棕樹蛇(Brown Tree Snake), 小印度蒙(Small Indian Mongoose),尼羅河鱸(Nile Perch), 草莓石榴(Strawberry Guava),水風信子(Water Hyacinth), 班馬貽貝(Zebra Mussel)和Brushtail Possum,在牠們原本的棲地, 都是很美好的物種.
但當牠們進入到原本不屬於牠們的棲地時,便成了不速之客.
事實上, 這些物種在全球造成了極大的環境與經濟上的傷害.
根據世界保育聯盟(IUCN, the World Conservation Union)的報告,這八種生物名列一百種最糟的外來種生物.
外來種是指這些生存在非原生地,並影響原生物種的生物.外來種的入侵, 是對生態多樣性僅次於棲地喪失的威脅.並且已經在造成了一連串的災害.
每年有上億的錢, 花在這些外來種所造成了傷害,如病菌造成農作物收成減少,
海洋及淡水生態系的破壞.
除了發表"全球100種最糟的外來種"之外,IUCN也表示五月二十二日是生態多樣性節.而今年的主題就是外來種,不是來自於火星, 而是來自於地球.
因為其瘋狂的移動而命名的瘋蟻,已經造成了從夏威夷到塞席爾群島(由印度洋西部的島群所構成的一個共和國),到尚吉巴(非洲國家)巨大的環境傷害.在印度洋的聖誕群島, 瘋蟻花了一年半,殺死了三百萬的螃蟹.這些紅色的陸蟹在這個島上的森林生態扮演很重要的角色,牠們吃食雨林下的落葉及種子.瘋蟻也攻擊, 或干擾爬蟲類, 鳥類和哺乳類的生殖.
棕樹蛇生活在澳洲, 印尼, 新幾內亞和索羅門群島.直到1940晚期1950早期, 才利用軍機出現在關島.因為缺乏天敵和充足的食物,造成棕樹蛇的數量大增.到1970年時, 這種毒蛇已遍布全島,並造成了嚴重的生態及經濟的問題.牠們造成了主要的停電問題,並有時會攻擊居民.但是最嚴重的是使得關島的鳥類近乎全部絕跡.棕樹蛇是生態多樣性的一項嚴重威脅,因為牠們能藏在各種船, 飛機, 甚至是飛機的輪子裡.並已經到達了麥克羅尼西亞((太平洋西北部的島群,包括馬里亞納(Mariana),加羅林(Caroline),馬歇爾(Marshall)各群島)夏威夷, 美國, 及西班牙.
尼羅河鱸是於19554年被引進到非洲的維多利亞湖,主要是用來取代因過度魚撈所減少的魚業資源.尼羅河鱸迅速地消滅了200原生魚類,不論是直接捕食, 或是爭奪食物.維多利亞湖裡的魚在體型上都比不上尼羅河鱸.因為尼羅河鱸比原生的魚來得油,所以有更多的樹被砍伐好烤食尼羅河鱸.接著土壤便流失到湖中, 增加了湖裡的營養量,造成了藻類的增生.最後湖中的氧氣大於減少, 造成魚類的大量死亡.因為商業目的而引進的尼羅河鱸,造成當地的男男女女放棄了傳統的捕魚與生活方式.引進外來種的結果不但對環境是個災害,並依賴環境而生活的人也是.
引進外來種所賺的上百萬元,都流入了少數人手中,而且並沒有使用任何一毛錢,
來處理在生態上與經濟上受影響的當地居民的問題.
南美的水風信子因為美麗的紫色花朵,而成為熱門的池塘植物.但也是全球最糟的水域雜草.在五大陸的五十個國家,水風信子成長的非常快速,在12年就可以增生一倍的數量.這些植物阻塞了水道, 妨礙了交通, 游泳, 和魚業.水風信子亦阻檔了陽光及氧氣進水域及沈水性植物.因為這樣子的阻檔及擁擠,大幅度減少了水域生態的多樣性.
貪吃及聰明的小印度蒙原本生活在印度及馬來半島.在1800晚期被引進到斐濟,模里西斯, 夏威夷及西印度群島,好控制當地的鼠類.因為鼠類也是不小心被引進到這些地區,並危害當地的作物.但是這項生物控制造成了極嚴重的後果,使得許多的原生鳥類, 爬蟲類及兩生類滅絕.小印度蒙亦威脅其他的生物,例如稀少的日本Amami免.
在"全球100種最糟的外來種"手冊中,所考慮的包含了對生物多樣性及人類活動的影響,還有突顯外來種的問題.而未列在名單中的物種,並不意謂著就沒有問題.這本手冊是希望喚起多數人的注意,並了解外來種所帶來的複雜問題.但這只是冰山一角.外來種在全球造成了數不盡的動植物絕種.
外來種所造成了問題是巨大的, 而且不可回復,但是人們對此問題的警覺性還很小.到處都可以發現外來種,科學家認為目前只有20%的物種被發現,因此保護生態多樣性是很重要的,難到大家喜歡"麥當勞"式的動植物嗎?
IUCB在此網站有有關外來種的資料:
http://iucn.org/biodiversityday/index.html
|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